答王龙图咏山见寄
分得鱼符守雍州,垂帷闭阁再经秋。
眼看岩岫将登览,身似匏瓜苦滞留。
杜曲朱坡虽已到,圭峰紫阁未曾游。
却输假道归朝客,上遍终南寺寺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收到鱼符被任命守卫雍州,又度过了一年的秋天。
时刻准备攀登山峰一饱眼福,可惜受束缚不得自由。
虽然已经游览了杜曲和朱坡,但还没能去访圭峰和紫阁。
无奈地输给了那些临时借道的回京客人,他们已畅游过终南山上的各个寺庙和楼台。
去完善
释义
1. 鱼符:古代官员身份的一种象征。
2. 雍州:指关中地区,包括现在的陕西、甘肃等地。
3. 垂帷闭阁:形容闭门读书、不问世事的情景。
4. 岩岫:山洞或山峰。
5. 登览:登山游览。
6. 匏瓜:一种植物,常用作比喻有才能而不得施展的人。
7. 杜曲朱坡:位于陕西省长安县境内的两个地方,风景优美。
8. 圭峰紫阁:位于陕西省户县境内,是唐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9. 假道归朝:借用别人的路回到朝廷。
10. 终南:指秦岭山脉的主峰之一。
去完善
赏析
《答王龙图咏山见寄》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山水之情的诗作。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一句“分得鱼符守雍州”,通过叙述自己担任雍州刺史的职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职责的重视。接下来的“垂帷闭阁再经秋”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高位,但仍然保持谦逊和低调的态度,期待在闲适的环境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第二联“眼看岩岫将登览,身似匏瓜苦滞留”中,诗人以“眼看岩岫将登览”展示出自己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山水景色的欣赏,而“身似匏瓜苦滞留”则表达出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如愿以偿的遗憾。这两句既有景物的描绘,又富含情感的抒发,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第三联“杜曲朱坡虽已到,圭峰紫阁未曾游”,诗人提到了杜曲、朱坡等地名,这些地点都是唐代著名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胜地,诗人虽然已经到达了这些地方,但仍然感到不满足,因为他还没有去过圭峰和紫阁等地方。这表现了诗人对旅行的热爱和探索未知的渴望。
最后一句“却输假道归朝客,上遍终南寺寺楼”,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那些能够如愿游览山水的朝客,表达了对他们羡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能遍历山水的遗憾。这句诗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也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对旅行的热爱和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诗人文彦博的这首《答王龙图咏山见寄》,是他与挚友王龙图感情深厚的见证。诗人在诗中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故乡山水美景的赞美之情跃然纸上,展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
在创作这首诗时,文彦博已是晚年时期,他辞官归里,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此时他回顾起自己一生辉煌的事业,感慨万分。作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彦博曾任尚书令、参知政事等要职,为北宋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彦博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中叶,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文化繁荣。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纷纷追求雅致的生活和诗歌艺术的表现手法,强调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因此,在这首诗中,文彦博通过对故乡山水的赞美,表达了对恬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