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夏日山中

标题包含
夏日山中
瀑近书皆润,林深簟更凉。 山中无一事,夏日觉尤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汝鐩,字明翁,号紫霞山人,南宋词人。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资料中了解到他的一些基本情况。 赵汝鐩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诗风独特,语言质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瀑布边读书都觉得滋润,树林深处睡竹席格外凉爽。 山中的生活简单而平静,夏天在这里感觉时间特别漫长。
去完善
释义
1. 瀑:瀑布。这里指靠近瀑布的地方。 2. 书:书籍。这里指放置于瀑布附近的书籍。 3. 润:湿润。这里指被瀑布的水汽湿润的书籍。 4. 林:树林。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山中树林深处。 5. 深:幽深。这里形容树林的茂密程度。 6. 簟:竹席。这里指用于消暑的竹席。 7. 更:更加。这里表示在树林深处使用竹席感觉更加凉爽。 8. 事:事务。这里指日常琐事。 9. 觉:感觉。这里表示在夏日的山中感受到的时间。 10. 尤:特别。这里强调夏日时间的长度。
去完善
赏析
赵汝鐩的《夏日山中》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宁静的山中夏日图景。首句“瀑近书皆润”描绘了瀑布附近湿润的环境,这为读者营造了一个静谧、清凉的氛围。而第二句“林深簟更凉”则通过森林深处的凉爽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感。 接下来的“山中无一事”传达了诗人隐居山中,享受清静生活的愉悦。最后一句“夏日觉尤长”则是诗人身处如此清幽之地,感受到夏日的漫长,也反映了其内心的一种平和与宁静。全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山中的景象,同时传达了诗人的闲适与隐逸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日山中》是南宋诗人赵汝鐩创作的一首描绘夏日山林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58年左右,正值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山河破碎。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赵汝鐩的生活际遇颇有些波澜。他生于书香门第,却选择投身行伍,后因战功被举荐为官员。然而官场险恶,他在官场上屡受排挤,最终辞官归隐。这次人生的巨大转折,让他对世态炎凉有了更深的认识。 与此同时,南宋末年也是一个社会动荡、民族矛盾激化的时期。北方的金国不断侵扰南宋,朝野上下一片恐慌。朝廷内部的党派斗争也愈演愈烈,忠良之士往往受到排挤和打压。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赵汝鐩选择了远离世俗纷争,回归自然,以表达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在这首《夏日山中》中,赵汝鐩以其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夏日山林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