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莱公泉
马鞍山下倚吟鞭,慨想前贤古道边。
健笔南轩三大字,高风相国一泓泉。
征途著句虽无暇,诗版留名自可传。
寺主相邀观石刻,呼童汲水取茶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马鞍山下我倚靠马鞭,遥想着古道路边的先贤们。
在南轩留下了自己的豪放大字,清廉之风犹如泉涌般的高尚品质。
旅途中虽然无法顾及诗意,但诗碑上的名字足以流传后世。
寺庙的主人邀请我去欣赏石刻,呼唤童子提水烹煮香茶。
去完善
释义
1. 马鞍山:现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与诗中的江西马鞍山可能非同一地。
2. 倚吟鞭:指诗人靠在马背上,举着吟唱用的竹鞭。
3. 前贤:此处指的是周瑜。
4. 古道边:指周瑜古道附近。
5. 南轩:北宋理学家张栻的号,曾在此题词。
6. 三大字:指“莱公泉”三个大字。
7. 相国:指唐朝宰相裴休,其政绩卓著,得到民众赞誉。
8. 一泓泉:形容泉水清澈纯净。
9. 征途著句:指在行旅过程中写诗。
10. 诗版留名:通过诗篇流传后世。
11. 寺主:寺庙主持。
12. 石刻:指刻有诗句的石碑。
13. 呼童汲水:招呼童子打水。
14. 取茶煎:烹煮茶水。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赵汝鐩游览马鞍山的题诗。诗人以自己倚在吟鞭上的姿势开始,表达对古人的怀念和感慨。他以南轩三大字来形容莱公泉的壮观景象,以及古人高尚品德的象征。
诗篇中提到,虽然诗人旅途中没有时间去仔细欣赏这些石刻,但他相信诗歌能够传承他们的名字。最后,他提到寺主邀请他观看石刻,并让童子打水烹茶,表示出他对这个地方的热爱和对友人的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莱公泉》是南宋诗人赵汝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莱公泉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之情和对家乡风光的热爱。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无法确定。这个时期正值南宋初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然而,赵汝鐩却能在这动荡的环境中创作出如此优美的诗篇,可见他的才情和坚韧的品质。
其次,我们要了解诗人赵汝鐩在这个时间段内的人生际遇。赵汝鐩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成年后,虽然经历了南宋初年的战乱,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勤奋读书,积极参政。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晚年退居乡里,过着悠闲的生活。
最后,我们要了解这个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外患严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这个时期也是文化繁荣的时期,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赵汝鐩作为这个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充分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