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赵尉饮江亭
草草三间两眼明,数峰如画一江横。
风乌破浪帆樯急,野鹘过林鸟雀惊。
蚁取浮篘尤有味,鱼方出网正宜羹。
流鶑怜我无歌者,簧舌频翻柳上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草草三间两眼明:草草地建了三间小屋,我的眼界豁然开朗。
数峰如画一江横:几座山峰犹如画中的景象,一条大江在它们之间蜿蜒流淌。
风乌破浪帆樯急:风吹着船帆破浪前进,船上的人们紧张地忙碌着。
野鹘过林鸟雀惊:野鸭子飞过树林,其他的鸟儿被吓得四处飞散。
蚁取浮篘尤有味:小蚂蚁爬到浮在水上的一片叶子上去寻找食物,别有一番趣味。
鱼方出网正宜羹:刚刚捕捞到的鱼儿正好用来做一道美味的汤羹。
流莺怜我无歌者:翠鸟飞来飞去,好像在同情我没有唱歌的朋友。
簧舌频翻柳上声:那动听的叫声,像是在柳树上传来的歌声。
去完善
释义
1. "草草":指简陋或仓促。这里可能形容房屋简陋,也可理解为仓促之间。
2. "三间":原意是三排房子,这里比喻房屋的大小。
3. "两眼明":这里指的是明亮的窗户,用来强调房屋的明亮。
4. "数峰":指的是远处的山峰。
5. "画一江横":这句意思是在画中看到一条江水横卧在远处。"画"是名词作状语,表示"以画画的方式"。
6. "风乌破浪":这里的"乌"指的是船,也就是大风中的船只劈波斩浪前进。
7. "帆樯":指船上的桅杆和船帆,这里用来描绘船只的形象。
8. "野鹘":即野鸭,这里用野鸭飞翔的景象来表现环境的宁静。
9. "浮篘":古代一种酒的名称,这里用来描述酒的口感。
10. "柳上声":指黄莺在柳树上鸣叫的声音,这里用来表达作者对美好景色的喜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江亭为焦点,描绘了四时的美好画面。诗人首先描述了江亭的简朴环境,强调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面临如画的山景和广阔的江面。接下来,诗人在风、鸟的活动中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动态:浪击船帆、鹘掠鸟雀,展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接下来的两句诗则描写了人和物的行为。蚁取浮篘(指采蜜)寓意勤劳;鱼网取鱼预示美食的到来,这是对人生乐趣的享受。最后,诗人通过流莺在柳树上的鸣唱,象征生命的欢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赵尉饮江亭》是南宋诗人赵汝鐩的一首描绘江亭聚会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64年左右,即南宋晚期。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赵汝鐩已经年逾古稀,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年轻时,他曾担任官职,后因战乱和政局不稳,辞去官职,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在这一时期,南宋社会正处于蒙古入侵的严重危机之中。宋蒙战争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南宋政权岌岌可危。然而,在赵汝鐩的诗歌中,我们看不到战争的残酷和苦难,而是看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这可能是因为他远离政治中心,生活在相对宁静的乡村环境中,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田园诗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