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头曲
阿蛮妙舞翠袖长,臂鞲珠络带宝装。
春风按试清元殿,粉白黛绿立两傍。
三郎老手打羯鼓,太真纤指弹龙香。
箜篌野狐拍怀智,觱篥龟年笛宁王。
中有八姨坐绮席,淡扫蛾眉压宫粧。
醉看阿蛮小垂手,飞燕轻盈惊鸿翔。
八姨指挥三郎听,颁赉岂惜倾篚箱。
缠头一局三百万,莫遣傍人笑大唐。
尾声方断地衣卷,忽闻鼙鼓喧渔阳。
播迁才出望贤路,玉食未进日卓午。
粝饭胡餠能几许,不饱皇孙及妃主。
阿蛮知是何处去,但见猪龙胡旋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阿蛮跳起优美的舞蹈,长袖飘飘,手臂上佩戴着珠宝装饰。在春风吹拂的清元殿,她身旁站着许多浓妆艳抹的宫女。唐玄宗李隆基熟练地敲击羯鼓,杨玉环则用手指弹奏琵琶。野狐、怀智等艺人纷纷演奏箜篌、觱篥等乐器。其中,一位名叫八姨的贵妇人坐在华丽的席子上,淡雅的妆容胜过宫廷装扮。陶醉地看着阿蛮优美的小垂手舞姿,仿佛看到了赵飞燕那轻盈如燕的舞步。八姨对三郎的指挥悉心聆听,毫不吝啬地将财富分给众乐师。一场演出打赏三百万,可不能让旁人对大唐耻笑。就在尾声刚落之际,突然听到地衣卷起的鼓声。紧接着就发生了安史之乱,来不及吃午饭就离开了皇宫,粗茶淡饭与胡饼又能填饱肚子多少呢?不能满足皇帝、皇子和妃子的胃口。阿蛮不知去哪里了,只见她在那里跳起了猪龙胡旋舞。
去完善
释义
阿蛮: 借代法,此诗以阿蛮为具体形象代表所有舞者。
臂鞲: 围在臂部的套袖,此处的臂韝用以表现舞者的华丽服饰。
清元殿: 唐朝皇宫中的宫殿之一。
三郎: 唐玄宗李隆基的小名。
羯鼓: 古乐器的一种,敲击发声。
龙香: 古乐器的一种,又名龙首琴,拨弦发声。
野狐拍怀智: 古代二种打击乐器,声音独特。
觱篥: 一种类似于现代双簧管的吹奏乐器。
龟年: 李龟年,唐代音乐家,擅长演奏筚篥。
八姨: 可能指的是杨玉环的八个姐姐中的一个,此处以八姨借指贵妃。
淡扫蛾眉: 轻描淡眉之意,形容女子的妆容淡雅。
飞燕: 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善歌舞。
惊鸿翔: 源自《晋书·阮籍传》的“惊鸿一瞥”,形容快速或突然的动作。
颁赉: 赏赐财物给歌舞艺人。
缠头: 古代的赏赐方式,表示欣赏艺人的表演。
局: 一次演出。
地衣: 地毯。
鼙鼓: 古代战鼓,此处形容战争氛围。
播迁: 流离失所。
望贤路: 位于长安(今西安)的一处驿站。
玉食: 美好的食物。
卓午: 正午。
粝饭: 粗糙的饭食。
胡饼: 芝麻烧饼。
猪龙: 对猪的贬称,比喻坏人。
胡旋舞: 唐代从西域传入的舞蹈。
去完善
赏析
《缠头曲》是一首描绘唐代宫廷音乐舞蹈的诗歌,诗人赵汝鐩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盛大的场景。
诗的开篇,通过“阿蛮”、“翠袖”、“臂鞲”等词,生动描绘了舞蹈者华丽的服饰和优美的舞姿,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繁华盛世的画面。接着,诗人又以“春风”、“粉白黛绿”等词,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后宫佳丽的美丽容颜,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在诗的第二段,诗人通过“三郎”、“太真”、“羯鼓”、“龙香”等词,具体描绘了当时宫廷音乐舞蹈的氛围和情景。其中,“三郎”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太真”则是他的宠妃杨玉环,他们在宫廷音乐舞蹈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同时,诗人还通过“箜篌”、“觱篥”等乐器,展示了当时的音乐艺术水平。
在诗的第三段,诗人通过对“八姨”、“绮席”、“淡扫蛾眉”等词的描绘,表现了后宫佳丽的风采和皇帝的宠爱。其中,“八姨”是唐玄宗的妹妹万春公主,她的出现再次强调了皇帝对音乐的重视。此外,诗人还通过对“醉看阿蛮小垂手”的描绘,表达了舞蹈者的精湛技艺和对音乐的热爱。
在诗的第四段,诗人通过“缠头一局三百万”、“旁人不笑大唐”等词,揭示了当时宫廷音乐舞蹈的奢侈现象。其中,“缠头”是指观众给表演者的打赏,而“三百万”则表明赏赐之多,足以显示皇室的豪奢生活。
然而,就在繁华的宫廷音乐舞蹈即将达到高潮时,诗人笔锋一转,通过“忽闻鼙鼓喧渔阳”、“播迁才出望贤路”等词,描绘了安史之乱爆发时的混乱景象。这一变化使人们意识到,繁荣的唐朝已经走到了尽头,昔日的繁华已成为过眼烟云。
总之,《缠头曲》通过生动的描绘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唐代宫廷音乐舞蹈的繁华与衰落,使人们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汝鐩的《缠头曲》是南宋时期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之间,也就是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赵汝鐩刚刚辞官回乡,开始了他的退休生活。他曾在临安(今杭州)担任过官职,对城市的繁华景象有深入的了解。后来,由于厌倦了官场的生活,他回到了家乡。此时,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其中包括这首《缠头曲》。
在《缠头曲》中,赵汝鐩通过对舞女舞姿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南宋都城的繁荣景象。同时,他也通过“江山如旧,人事已非”的表达,抒发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这种情感在他的其他诗作中也有所体现,如《登城怀古》等。
此外,这首词还反映了当时南宋都城的风俗习惯和审美观念。比如,缠头曲是一种在当时非常受欢迎的舞蹈,而舞女则是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元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总的来说,《缠头曲》既是一首描绘风景、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同时也是一幅展现南宋时期社会风貌的历史画卷。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