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王才叔南馆

标题包含
题王才叔南馆
南馆著隠士,幽爽似僧舍。 岛红野花繁,岸绿垂杨亚。 人行鸟不惊,客至鹤先迓。 林深自无暑,月到更宜夜。 倾樽对贤圣,飞笔追鲍谢。 兴来即散策,无时不得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汝鐩,字明翁,号紫霞山人,南宋词人。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资料中了解到他的一些基本情况。 赵汝鐩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诗风独特,语言质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南馆里住着隐士,宁静优美如僧舍。 岛屿上红花盛开繁多,岸边绿树低垂且排列有序。 人在行走时鸟儿不惊扰,有客人来访时仙鹤首先迎接。 树林深处自然没有炎热,月光下更适合夜间活动。 举杯对着圣贤像,挥笔追求鲍照和谢灵运的诗风。 兴致来时便漫步林间,每时每刻都感到闲暇自得。
去完善
释义
1. 南馆:位于南方的宅邸。 2. 隐士:隐居之人,指不愿做官、崇尚清静生活的文人雅士。 3. 幽爽:幽静而明亮的环境。 4. 岛红:指岛屿上红花盛开。 5. 野花繁:野外花儿繁茂。 6. 岸绿:河边绿色的树木。 7. 垂杨亚:杨柳低垂。亚,低垂。 8. 人行鸟不惊:行人走动时,鸟儿不会被惊飞。 9. 客至鹤先迓:有客人来访,仙鹤会先行欢迎。 10. 林深自无暑:树林深处自然凉爽没有炎热。 11. 月到更宜夜:月亮升起时,夜晚更为美好。 12. 倾樽对贤圣:倒酒敬圣贤之意。 13. 飞笔追鲍谢:写作时迅速捕捉灵感,仿效鲍照与谢灵运的文采。 14. 散策:悠闲地散步。 15. 无时不得暇: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闲暇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赵汝鐩描绘一位隐逸之士在南馆生活的场景。诗中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述,展现了南馆的静谧与美景。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听觉和感觉意象,如“岛红野花繁”,“岸绿垂杨亚”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幽的环境中。同时,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在诗的最后两句“兴来即散策,无时不得暇”,则是对隐逸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进行了形象的刻画。总的来说,这是一首以隐逸为主题的抒情诗,以生动的形象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生活理想和对美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汝鐩(sùn),南宋诗人,生活在宋朝末年,他在1241年写下了这首《题王才叔南馆》。当时,宋室南渡已历百余年,国家局势逐渐稳定,士人生活的优游闲适。但北方土地尚未收复,边疆战事仍在继续,这使赵汝鐩的内心又充满了忧虑和悲痛。 在这首诗里,赵汝鐩描绘了友人王才叔在南馆中消夏的情景,歌颂了自然景色的优美和王才叔的高雅气质。同时,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己在这个时期的内心矛盾。一方面,他希望过上安稳的生活,欣赏美丽的景色;另一方面,他无法忘怀北方的沦陷国土,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