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临川王丞秩满造朝
我来学制君哦松,数月握手臭味同。
君今南浦我送客,水萍风云何怱怱。
别酒未釂白玉斝,椎鼓催发斜阳红。
青霄迫逐不少借,指日便入明光宫。
祖鞭先著气射斗,好吐平生经纶胸。
临汝诗卷如束笋,殿阁正欠赓薰风。
自怜鱼游沸釜中,羡君遇顺如飞鸿。
愿寄一语随君东,问讯西湖南北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要向制君学习,几个月来我们的观点相互呼应。今日我在南浦送你离去,看那水面的浮萍和天空的云朵,感叹时光匆匆。离别之际还未喝尽杯中酒,就听鼓声催促夕阳西下。青云在上,奋力追赶岂能懈怠,不久你将进入光明的宫殿。你的才华锐不可当,必能大展宏图。你的诗篇如同春笋般旺盛,只是宫殿中的熏风还不够浓郁。可怜我自己如同沸水中的游鱼,羡慕你有幸像展翅高飞的鸿雁。我愿送你一句话伴你向东行,问候西湖的南北两峰。
去完善
释义
1. 临川:地名,即现在的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
2. 王丞:指诗人赵汝鐩的朋友,时任临川郡丞一职。
3. 秩满:官员任期已满。
4. 造朝:指前往朝廷述职或接受新的任命。
5. 我来学制君哦松:学习你的作风去欣赏松树。
6. 哦松:赞美松树的品质和节操。
7. 数月握手臭味同:几个月来,我们关系密切,志趣相投。
8. 南浦:南方的水边,这里指送别的地方。
9. 水萍:浮萍,常用来形容漂泊不定的生活。
10. 椎鼓:击鼓。
11. 青霄:天空,这里指朝廷。
12. 明光宫:汉代宫殿名,这里代指宋朝的皇宫。
13. 祖鞭:引申为先见之明。
14. 著气射斗:勇气可射北斗星,形容壮志凌云。
15. 临汝:指诗人所在的临川地区。
16. 诗卷如束笋:比喻文采横溢。
17. 殿阁正欠赓薰风:暗示朋友应迅速晋升。
18. 自怜鱼游沸釜中:比喻自己身处困境。
19. 飞鸿:飞行的大雁,象征顺利。
20. 愿寄一语随君东:希望能托你带去我的问候。
21. 西湖南北峰:指南宋的都城临安附近的西湖美景。
去完善
赏析
赵汝鐩的这首《送临川王丞秩满造朝》以送别朋友为主题,写出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手法描绘了别离的场景,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
首联“我来学制君哦松,数月握手臭味同。”诗人以自己来学习对方的形象,表达出与朋友在数月间建立起的深厚友谊。“握手臭味同”一词,形象地传达了二人共同兴趣和理想,使读者感受到他们之间紧密的联系。
颔联“君今南浦我送客,水萍风云何怱怱。”这里,诗人以南浦送别这一传统题材,强调离别时的不舍之情。“水萍风云”则象征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
颈联“别酒未釂白玉斝,椎鼓催发斜阳红。”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别离的场景,以生动的细节展现出了依依惜别的氛围。其中,“白玉斝”代表美酒佳肴,而“椎鼓催发”则意味着离别时刻的紧迫。
尾联“青霄迫逐不少借,指日便入明光宫。祖鞭先著气射斗,好吐平生经纶胸。临汝诗卷如束笋,殿阁正欠赓薰风。”这是诗人在祝愿朋友顺利升迁的同时,也期望他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此外,诗人还提到朋友的诗歌才华,暗示了他未来的成功已是大势所趋。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又传达了其对国家事业的期许。这种情感在字句之间流淌,令人感慨万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临川王丞秩满造朝》是南宋诗人赵汝鐩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64年,即南宋宝祐二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晚期,朝廷内部腐败严重,外患频繁,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赵汝鐩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担任临川王丞一职,后因官职期满而离职。在离职后,他怀着对朝廷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写下了这首送别诗。
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还包括南宋晚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政治上,南宋朝廷日益腐化,宦官、权臣把持朝政,政治斗争激烈;经济上,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民众生活困苦;文化上,虽然南宋文坛繁荣,但文学创作中的悲观情绪较为普遍。
总之,《送临川王丞秩满造朝》这首诗反映了赵汝鐩在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