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
初年不是不聪明,勤政开元致太平。
一曲羽衣妃子进,三朝锦褓禄儿生。
眼干蜀道山川泪,胆碎渔阳鼙鼓声。
祸福兴亡皆自取,信知女色解倾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最初的时候并不是不聪颖,勤于政务开创了太平盛世。
一阕羽衣曲让杨玉环得宠,唐明皇晚年又得三朝老臣之子李禄出生。
却看那蜀山险阻,落泪川流;闻听渔阳战鼓之声,心惊胆颤。
福祸兴衰本源自取,可以确信,美色的诱惑足以毁灭一个国家。
去完善
释义
1. 初年:指唐玄宗李隆基早年时期。
2. 开元:唐朝时期的年号,公元713年-741年,唐玄宗在位期间。
3. 致太平:使得国家太平繁荣。
4. 一曲羽衣:指的是杨贵妃跳舞时所穿的舞衣。
5. 妃子进:此处指杨贵妃成为唐玄宗的宠妃。
6. 三朝: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明的盛大仪式。
7. 锦褓:华贵的包裹婴儿的布。
8. 禄儿:指杨贵妃与唐玄宗的儿子。
9. 干:形容眼泪流尽的样子。
10. 蜀道:四川一带的道路。
11. 渔阳:古郡名,约在今天的北京密云区附近。
12. 鼙鼓:中国古代的一种战鼓。
13. 信知:确实知道。
14. 女色解倾城:意思是女子的美貌可以轻易地使得国家灭亡。
去完善
赏析
赵汝鐩的《明皇》以历史事件为题材,描述了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的兴衰故事。首联赞美唐玄宗初年的明智与勤奋,他推行改革、广纳贤才,使国家繁荣安定。然而,第二联诗人笔锋一转,指出玄宗贪图享乐、沉湎美色的缺点。当杨玉环献上一曲《霓裳羽衣舞》时,唐玄宗宠爱至极,封她为贵妃。诗中的“三朝锦褓禄儿生”暗指安禄山,借以讽刺唐玄宗昏庸无度,竟任奸臣为相。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安禄山叛乱、江山破碎的情景,使唐玄宗痛苦不堪。尾联则揭示了这段历史的教训:福祸兴亡本可控制,却因君王沉迷女色而导致城池失守。这首诗巧妙地将唐代盛衰与人生哲理相融合,给人以深刻的警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汝鐩的《明皇》创作于南宋晚期,大约在公元1240年左右。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赵汝鐩正值中年,他因为战乱和民族矛盾离开了家乡,流亡到了福建等地。这样的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国家和民族的苦难,也对历史有了更深的思考。他在诗中描绘了唐明皇李隆基的历史悲剧,以此来影射现实世界中的诸多问题和矛盾。
南宋晚期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一方面,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下侵扰,给南方的南宋政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内的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也日益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赵汝鐩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观察,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寓意的诗歌作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