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徐广文招同官小集分韵得明字
瞰江亭馆约登临,雪后凭栏景倍清。
波面玉虹千丈霁,寒边冰镜十分明。
放怀共恨添杯少,分韵俄惊击钵成。
对弈不知谁胜败,醉中但听子丁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江边的小亭和楼阁中相约登高望远,雪后的景致更是分外清晰。
在阳光下,平静的湖面如同一千丈长的彩虹;寒冷的江边,冰面犹如明亮的镜子,映射出周围的一切。
共同抒发感慨的时候,只觉得酒杯中的酒太少,而诗歌的创作却仿佛一瞬间就完成了。
在下棋的时候,都不知道谁能获胜,只是醉醺醺地听着棋子敲击棋盘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1. 瞰江亭馆:瞰,从高处往下看;江,江河之水;亭馆,供人休息或观赏的亭子。瞰江亭馆,指在江边的高处建的供人观景休憩的亭子。
2. 登临:登山临水,此处指在瞰江亭馆中登高远望江水和周围景物。
3. 波面玉虹:波面,水面波浪;玉虹,形容白色的彩虹。波面玉虹,指雪后的水面反射出的阳光犹如一道白色彩虹。
4. 千丈霁:千丈,形容很远的距离;霁,雨后放晴,这里比喻雪后天晴。千丈霁,表示距离较远的地方已放晴。
5. 寒边冰镜:寒边,寒冷的边缘地带;冰镜,形容冰面光滑如镜。寒边冰镜,指寒冷的边缘地带结冰的水面光滑如镜。
6. 分韵:中国文人聚会时,按诗韵分题作诗的风俗。将一首诗的题目中的几个字分给与会者每人一个字,按照所分配的字来写诗。
7. 击钵成:击钵,敲击钵盂,发出声音;成,完成。击钵成,形容众人分韵作诗速度很快。
8. 对弈:下围棋。
9. 子丁丁:棋子落盘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雪后美景的愉悦场景。首句“瞰江亭馆约登临”交待了地点和事件,即诗人和朋友们相约在瞰江亭馆登高赏雪。接下来的诗句则详细描述了雪中景观:“波面玉虹千丈霁”赞美了江面上如千丈长虹般的美景,而“寒边冰镜十分明”则以冰镜为喻,展现出严寒中明亮的景色。
“放怀共恨添杯少”表示众人沉浸在美好景致中,共享欢乐时光,只可惜酒不够多,无法尽情畅饮。“分韵俄惊击钵成”是描述诗人分韵赋诗的过程,诗意犹未尽,已见诗成。
最后两句,“对弈不知谁胜败,醉中但听子丁丁”写诗人与朋友在对弈时,因醉酒而未留意棋局结果,只听见棋子落盘的声音。这一联以轻松诙谐的笔触收尾,让整首诗充满了温馨愉快的气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雪后徐广文招同官小集分韵得明字》,由南宋诗人赵汝鐩创作于公元1240年前后。这个时期是南宋后期,也是蒙古帝国逐步南侵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赵汝鐩的个人经历颇为曲折。他曾担任一些低级职务,如县令、录事等,但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任职期间,亲眼目睹了南宋王朝的腐败和蒙古帝国的侵略,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愤懑。
与此同时,南宋社会在蒙古铁蹄下风雨飘摇。边疆战事频繁,民生疾苦严重。许多士人厌倦朝政,投身文学创作。赵汝鐩也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关注民间疾苦,表达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赵汝鐩创作了许多抒发个人情感、关注国家命运的诗篇。这首《雪后徐广文招同官小集分韵得明字》,描述了诗人在大雪过后与同僚聚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渴望在艰苦环境中保持乐观心态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