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午炊徐坊岭

标题包含
午炊徐坊岭
途长力困时时歇,日影将中仆马饥。 籴米荒年增价售,汲泉远井得炊迟。 竹稠乱笋穿开路,藤茂多花盖尽篱。 饭了店翁相送出,丁宁前面小桥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汝鐩,字明翁,号紫霞山人,南宋词人。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资料中了解到他的一些基本情况。 赵汝鐩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诗风独特,语言质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行路艰难时时要休息,太阳快中午时马儿也饿了。 在荒年中买米价格会涨,到远方的水井取水做饭都慢。 竹林密集让小路像穿行的竹笋,藤蔓繁茂遮掩了花和篱笆。 吃完饭后店主出来送我,还细心提醒前面的小桥危险。
去完善
释义
1. 籴米:购买大米;籴,音dí,买入粮食的动词。 2. 荒年:收成很差的年份。 3. 仆马:使役和马匹,这里指的是自己和自己的坐骑。 4. 汲泉:从井中取水;汲,音jí,提取的意思。 5. 穿开路:竹子密集到需要开辟道路才能通过;穿,破开。 6. 花盖尽篱:藤蔓生长过于茂盛,遮住了原有的篱笆。 7. 饭了:吃完饭后。 8. 店翁:店家,店主。 9. 丁宁:叮嘱,反复嘱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赵汝鐩在旅途中所作,描绘了他在漫长的旅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诗中通过对路途遥远、时间紧迫、食物短缺等问题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艰苦环境中的坚韧精神和乐观心态。 首联“途长力困时时歇,日影将中仆马饥”,描述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途程漫长,体力不支,需要不时地休息;而太阳即将到达中天,人和马的饥饿感愈发强烈。这里以“日影将中”暗示时间的流逝,表现出行程的紧张。 颔联“籴米荒年增价售,汲泉远井得炊迟”,进一步表现了旅途中的困难。在荒年时期,粮食价格飞涨,购买米粮变得更加昂贵;而取水的地方又离住所很远,使得做饭的时间延长。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旅途中的艰苦条件。 颈联“竹稠乱笋穿开路,藤茂多花盖尽篱”,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翠竹繁茂,竹笋破土而出,穿透了道路;藤蔓茂盛,花儿点缀其间,覆盖了篱笆。这里以丰富的物象和生动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与生机。 尾联“饭了店翁相送出,丁宁前面小桥危”,表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饭店用餐完毕后,店主热情地送出门外,并提醒前方有一座危险的小桥。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善良与关爱,以及与当地人的融洽关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午炊徐坊岭》是南宋诗人赵汝鐩的一首描绘岭南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公元1240年左右),此时正处于宋金对峙时期,中原地区战火不断。 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赵汝鐩作为一名南宋官员,曾担任过随州知州、广东提举常平茶盐公事等职。他长期奔波在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在这种社会现实的影响下,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 这首《午炊徐坊岭》就是他在一次赴任途中,经过徐坊岭时所创作的。诗中通过对岭南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战乱中民生艰难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这艰难时代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对生活执着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