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拍栏

标题包含
拍栏
偶把栏干拍,沙鸥水上惊。 晚红残照在,秋碧远山横。 尽被浮名役,皆从妄念生。 不如归去好,杖屦老柴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汝鐩,字明翁,号紫霞山人,南宋词人。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资料中了解到他的一些基本情况。 赵汝鐩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诗风独特,语言质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偶尔拍打栏杆,沙鸥在水面上受到惊吓。 傍晚的红色余晖仍在,秋天的绿色远山起伏。 都被虚名所驱使,都是从妄想中产生。 不如回到田园生活,手执拐杖行走在古老的乡村小路。
去完善
释义
拍栏:这里是指拍打栏杆的动作。 栏干:即“栏杆”,又称阑杆、阑干,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护栏装置,常用于楼阁、亭台、走廊等处。 偶把:偶尔,偶尔出现。 沙鸥:水鸟的一种,以水边沙滩为家。 晚红:夕阳的余晖。 残照:指夕阳西下时残留的光照。 秋碧:秋天的碧水。 远山:远方的山脉。 尽被:全部,完全。 浮名:虚有的名声。 役:驱使,控制。 皆从:都是由于。 妄念:过分的想法或欲望。 杖屦:手杖和鞋子,泛指行走。 老柴荆:过普通百姓生活。
去完善
赏析
《拍栏》是南宋诗人赵汝鐩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沙滩、水面、晚霞、远山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景象。同时,诗人也在反思自己的处境,感叹被名利所累,不如回归田园,过上悠闲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拍栏》是南宋诗人赵汝鐩的一首名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48年,即南宋理宗淳祐八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中期,中原地区已经沦陷于金朝,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 在这个特殊时期,赵汝鐩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年轻时曾中过举人,但因时局动荡未能步入仕途。后来,他投身军旅,成为南宋名将孟珙的幕僚,参与了多次抗击金兵的战斗。然而,由于南宋朝廷的腐朽和内部的纷争,使得抗金事业屡遭挫折,这使赵汝鐩深感失望。 在《拍栏》这首诗中,赵汝鐩通过对琴声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感慨和对时局的忧虑。他以琴声比喻自己的心声,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同时,他还通过对琴声的赞美,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敬仰和对民族英雄的怀念。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赵汝鐩的人格魅力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