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十二峰·登龙

标题包含
十二峰·登龙
散而成章合为龙,回风混事游鸿濛。 舟人上下神女供,俗妆铅粉胭脂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分散的句子凑成文章就像龙的诞生,在风中翻滚交织如同进入混沌世界。 船夫和仙女共同嬉戏,他们庸俗的妆容用红色胭脂涂抹在脸颊上。
去完善
释义
"散而成章合为龙":这里的"章"指的是文采篇章,句子意思是龙是由各种散乱的篇章汇聚而成的。作者以此表达万事万物都各有其独特之处,但又相互关联形成整体的思想。 "回风混事游鸿濛":"回风"是指旋风或回环的风,这里指风云变化的现象。"鸿濛"是混沌初开的意思,这里借指宇宙形成初期。整句话形容了风云变幻中的自然现象。 "舟人上下神女供":"舟人"是指船夫,"神女"指的是神仙美女。这句话表示船夫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辛苦工作,就像是为神仙美女提供服务的仆人。 "俗妆铅粉胭脂红":"俗妆"是指普通的妆容,"铅粉"是一种化妆用的白色粉末,"胭脂红"是一种红色的颜料。这句话描述了普通女性日常妆容的特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与尊崇。诗中的“散而成章合为龙”描绘出龙的形态变化,传达了龙的神异与神秘之感;“回风混事游鸿濛”则表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宇宙浩渺、生命无常和事物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人以“舟人上下神女供,俗妆铅粉胭脂红”来隐喻人类的渺小和无足轻重,进一步凸显出大自然的壮观及生命的短暂。总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哲理,诗人借龙的形象寄寓了深沉的人生思考和哲理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十二峰·登龙》是唐代诗人阎伯敏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五岳之一的中岳嵩山十二峰之一的登龙峰时,所见到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怀古之情。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能。 在创作这首诗时,阎伯敏正处于唐朝的鼎盛时期,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得以游历名山大川,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激发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在人生际遇方面,阎伯敏早年曾担任地方官员,后因故被贬。这一经历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得他在诗歌创作中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在游览嵩山时,他登上登龙峰,俯瞰群山,不禁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十二峰·登龙》。 总之,《十二峰·登龙》是阎伯敏在面对壮丽河山和历史沧桑时的深刻思考和真挚感慨。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能。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