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十二峰·上升

标题包含
十二峰·上升
黄麾白马功告成,云华夫人朝玉京。 虞后夏后引音节,高低峡船摇橹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白马在阳光下显得分外威武,标志着大功告成。云华夫人在天朝的国度里接受朝见。 皇后和虞后在引导着音乐的节奏,那声音像是峡船摇曳的橹声高低起伏。
去完善
释义
1. 黄麾:古代军队的一种仪仗,此处是表示皇帝的车驾。 2. 白马:这里指的是皇帝的仪仗队,因为按照传统,皇帝的护卫要骑着白马。 3. 云华夫人:这里应该是指的西王母的使者。 4. 虞后夏后:这里的“后”在古代是对皇帝的尊称,因此“虞后夏后”指的是虞舜帝和夏禹帝,他们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君主。 5. 峡船:在长江三峡中航行的船只。 6. 摇橹声:指船只在江河中行驶时的声音,因为当时的船只主要靠人力划动的橹来驱动。
去完善
赏析
《十二峰·上升》是明代诗人阎伯敏描绘十二峰壮丽景色的诗篇。这首诗歌颂了黄麾白马的英勇战功和云华夫人的尊贵地位,同时也描绘了峡船在江面上摇曳生姿的景象。 首句“黄麾白马功告成”,描述了黄麾白马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场景。黄麾是古代皇帝出行时的一种仪仗,象征着皇家的威严;白马则代表了英勇善战的精神。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们的赞美和对胜利的喜悦。 第二句“云华夫人朝玉京”,是对云华夫人的赞誉。云华夫人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女神,代表着女性的智慧和美丽。玉京则是天宫的别称,这里用来形容云华夫人的高贵地位和超凡脱俗的气质。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云华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虞后夏后引音节”,描述了虞后夏后在乐曲中的引领作用。虞和后夏分别是古代中国两个朝代的皇后,这里用来比喻女性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音节是指音乐的音阶和节奏,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女性与音乐关系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高低峡船摇橹声”,以峡船的摇橹声作为背景,展现了江面上船只穿梭往来的繁忙景象。这句诗将读者的注意力从高空拉回地面,使整首诗的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十二峰·上升》是明代诗人阎伯敏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朝中期,此时正值明朝的鼎盛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较为繁荣。 阎伯敏在这首诗中所描述的“十二峰”是指重庆市巫山县境内的巫山十二峰。这些山峰以其独特的地理形态和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诗篇。在诗中,阎伯敏通过对上升峰的描绘,表达了其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向上的渴望。 在这段时间里,阎伯敏的个人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后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在家乡期间,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文学、哲学等话题。这使得他在诗歌创作上有了更深的领悟和更高的成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