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智玄首座归蜀中旧山
像教得重兴,因师说大乘。从来悟明主,今去证高僧。
蜀国烟霞异,灵山水月澄。乡闾诸善友,喜似见南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像教:佛教的尊称。这里指佛教。
2. 大乘:佛教流派之一,强调利他主义精神,主张菩萨行,以救度一切众生为己任。
3. 从来悟明主:意思是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悟性高的君主。
4. 证高僧:证明高僧修行的成果。
5. 蜀国:四川地区。
6. 烟霞异:形容四川景色优美独特。
7. 灵山水月澄:山清水秀,月亮清澈。
8. 乡闾:家乡邻里。
9. 善友:志同道合的朋友。
10. 南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五祖弘忍的大弟子,提倡顿悟法门,对中国禅宗影响深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送别好友回到故乡的情景和心情。首联描述了师徒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师傅对于大乘佛法的理解和传播。颔联则强调了作者在师傅的点拨下领悟到人生的真谛。颈联描绘了蜀中美丽的风光,灵山的仙气和流水般明亮的月光,这些都是智玄将要回归的地方。尾联表达了智玄家乡的朋友们为他的归来感到喜悦,就像见到了著名禅宗大师南能一样。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情、理解和领悟的美好祝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智玄首座归蜀中旧山》是唐朝诗人刘得仁所创作的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59年,正值唐宣宗李忱在位时期。这一时期的唐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但内部矛盾和外部危机依然存在。
刘得仁是唐朝中期的一位文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家世显赫,但与许多世家子弟不同,刘得仁性格孤傲,一生淡泊名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能及第,这使他对官场生涯产生了厌倦。然而,他的才情和诗名却得到了当时文坛的广泛认可。
在创作这首《送智玄首座归蜀中旧山》时,刘得仁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尽管他在文坛上享有盛誉,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屡遭挫折,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此背景下,他以诗歌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借诗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