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成都松溪院

标题包含
宿成都松溪院
松持节操溪澄性,一炷烟岚压寺隅。 翡翠鸟飞人不见,琉璃缾贮水疑无。 夜闻子落真山雨,晓汲波圆入画图。 尘拥蜀城抽锁后,此中犹梦在江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洞(生卒年不详),字才江,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事迹记载较少,主要活动在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60年)。 据《全唐诗》记载,李洞是京兆人,即今陕西西安一带。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境富裕,但本人却生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松树坚守气节溪水清澈的本性,一缕烟雾笼罩了寺庙的一角。 翠鸟飞翔人眼难寻,玻璃瓶里装的水似乎无影无踪。 夜晚听到雨滴声仿佛是山雨,清晨汲水水面如画的倒影。 尘封的成都城里锁住心事,心中的梦想仍在江湖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松:指松树。 2. 持节操:形容松树坚定的信念与品质。 3. 溪:这里指的是松溪。 4. 澄性:清澈的溪水显现出纯净的特性。 5. 一炷烟岚:形容山中烟雾缭绕的景象。 6. 压寺隅:笼罩着寺庙的角落。 7. 翡翠鸟:一种翠绿色的鸟类。 8. 琉璃缾:古代玻璃制成的瓶。 9. 贮水:储存的清水。 10. 疑无:仿佛不存在的水。 11. 子落:指果实掉落的声音。 12. 真山雨:真实的山林中的雨声。 13. 晓汲:清晨汲取溪水。 14. 波圆:形容水面平静如镜。 15. 尘拥蜀城:形容城市被尘土所覆盖。 16. 抽锁:指解开锁链或束缚。 17. 犹梦:还在梦想。 18. 江湖:指远离世俗纷扰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在成都松溪院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远离尘世纷扰的向往之情。首联以“松”和“溪”为线索,描绘出松树的坚定品质和溪水的清澈特性,衬托出寺院宁静的氛围;颔联通过对翡翠鸟、琉璃瓶的细节描绘,展现出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美的独特感悟;颈联通过描绘夜晚听雨滴声及清晨汲水的行为,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尾联则通过比喻和想象,表达出作者渴望摆脱世俗纷争,回归自然生活的理想。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崇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宿成都松溪院》,是唐代诗人李洞所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情感的诗篇。诗中描绘了松溪院的宁静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先,关于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左右,此时正值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 其次,在这个时间段内,李洞的生活经历和个人境遇也不尽如人意。他早年曾游历全国各地,但科举考试屡试不第,仕途不顺。然而,他对诗歌的热爱并未因此而减弱,反而更加执着地投入到诗歌创作中,以此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最后,在晚唐时期,由于政治腐败、战争频繁等原因,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然而,这并没有阻止文人墨客们对诗歌的热爱。他们通过诗歌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这也为李洞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