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覆考进士
交戟重门间九阍,彤庭紫殿切星辰。
能来此地连宵直,即是骖鸾驾鹤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守卫严密的大门之间,宫廷的星星闪烁着光芒。
能够来到这里的人,都是有着超凡能力的人。
去完善
释义
《殿中覆考进士》为一首宋诗,作者度正。下面是这首诗的注解:
1. 殿中覆考:在宫殿中对进士进行复试。
2. 交戟重门:形容宫殿门前的戒备森严。戟,古代兵器;重门,一道道宫门。
3. 九阍:泛指皇宫,这里用“九”表示极多,“阍”指宫门。
4. 彤庭紫殿:指华丽的宫殿,彤庭,红色的宫殿;紫殿,紫色的宫殿。
5. 切星辰:接近星空,意为宫殿很高大。
6. 能来此地:能够来到这里的。
7. 连宵直:连续几个晚上值班,即参与复试工作。
8. 骖鸾驾鹤:以鸾、鹤比喻参加复试的人,他们都是才学出众的人。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殿中覆考进士》诗中,诗人度正描绘了皇家宫殿的威严和神圣,同时也表达了对参加殿试的士子们的敬意。"交戟重门间九阍"描绘了宫殿的重重守卫,突显了其庄重氛围;"彤庭紫殿切星辰"则暗示了宫殿的华丽壮观,如同星辰般璀璨夺目。
接着,诗人用"能来此地连宵直,即是骖鸾驾鹤人"表达对能在此地参与殿试的士子们的赞美。他们仿佛驾驭着凤凰和仙鹤,显示出非凡的气概与才华。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古代科举制度的神圣性和文人墨客的风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殿中覆考进士》是宋代诗人度正所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4年左右,正值北宋晚期,战乱频繁,国家政局不稳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度正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经历了科举失利、仕途坎坷等人生波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理想的功名。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继续在文学道路上勤奋耕耘。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的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国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国外则面临着金国的威胁,国家领土逐渐丧失。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于报国之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度正创作了这首《殿中覆考进士》,表达了他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科举制度中的种种弊端,并呼吁改革教育制度,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才,以振兴国家的繁荣昌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