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思堂昼坐
堂上萧然昼户开,澹松疎竹荫苍苔。
白云无事不肯出,幽鸟有时还自来。
何处覆车迷径路,几人缓颊走尘埃。
支离得意谁知我,自对庭花引一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课堂上显得空寂,白天门窗大开,疏落松树和竹子投下斑驳的光影在苍苔上。
悠然的白云似乎不愿离开天空,偶尔有幽静的鸟儿飞来飞去。
哪里曾经有翻车的惨剧让人迷失了道路?有几个人能悠闲自在地漫步于这世界的尘土之间?
独自面对这一切,唯有我知道自己如何从困境中脱身,独饮一杯庭前的花儿为我欢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清思堂:古代建筑名,具体所在难以确定。
2. 萧然:萧条冷落的样子。
3. 昼户:白天开门。
4. 澹松:稀疏的松树。
5. 疎竹:疏朗的竹子。
6. 苍苔:青苔。
7. 覆车:翻车,指失败。
8. 迷径路:迷路,找不到方向。
9. 缓颊:温和地说话。
10. 支离:分散零落。
11. 得意:满意,满足。
12. 自对庭花引一杯:独自对着庭院的花朵饮一杯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张伯玉的作品,描述了诗人在清幽的环境中独坐的情景。首联描绘了静谧的庭院,阳光透过松竹洒在苍苔之上;颔联则用白云、幽鸟表现出自然的恬静和悠然;颈联以覆车和缓颊两个典故来表达世事纷扰,人们为名利奔波劳碌的景象;尾联诗人则以“自对庭花引一杯”传达出自己远离尘嚣、自得其所的心态。全诗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