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史魏公放鱼

标题包含
史魏公放鱼
试问恩波几许深,一湖浑是史君心。 巨鳞细口重相见,雷电成龙去自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宝昙,俗姓李,字希古,号竹堂,南宋时期著名诗僧。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年轻时出家为僧,后来游历四方,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交往。 释宝昙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请问恩泽有多深,整个湖泊充满了你对我的关爱。 就像大鱼和细口鱼一样重逢,从今以后我们会像龙一样腾飞。
去完善
释义
1. 史魏公:指南宋将领史浩,封魏国公,故称。 2. 放鱼:将鱼类放生。 3. 试问恩波几许深:"恩波"指皇帝的恩德,这里指对鱼的放生。 4. 一湖浑是史君心:意思是史浩的慈善之心就如同这一整湖的水。 5. 巨鳞细口重相见:意为鱼得到了新生,其中"巨鳞细口"是对鱼的描绘。 6. 雷电成龙去自今:传说中龙是由雷击后的鲤鱼变化而来,这里用以象征鱼的腾飞和高尚品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放生鱼的感慨与思考。首句“试问恩波几许深”中的“恩波”暗示了诗人的感受和反思,他提出问题:这种恩泽有多深?而接下来的诗句则揭示出答案:“一湖浑是史君心”。这句话意味着整个湖泊都充满了史魏公的慈悲之心,他以宽广的心胸关怀生灵,释放出深重的恩情。 在第二联中,作者详细描述了放生鱼的细节,强调其重要性和威严。通过“巨鳞细口重相见”形象地描绘了鱼的形态特征,表现出现实生活中放生鱼的生命力。而“雷电成龙去自今”这一句则以象征的手法,表达了鱼儿在被放生后自由生活的场景,如同龙一般自由自在地在水中畅游。 整首诗借用放生鱼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同时也揭示了人性善良的光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史魏公放鱼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著名僧人释宝昙。这首诗歌描绘了在春天里,史魏公放生一群鱼的场景,表达了作者的慈悲之心和对生命的尊重。诗中的“临水挥长剑,一朝洗万鳞”形象地描绘了史魏公放生时的情景,表现出他对生灵的关爱之情。 创作背景方面,这首诗写于宋代,当时佛教在中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僧人在民众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宝昙作为一位禅宗高僧,他在修行过程中积极倡导放生理念,认为放生可以积累功德、拯救生命,以此表达对世间众生的慈悲。 就作者个人而言,释宝昙在宋代享有较高的声誉,他曾受到皇帝的召见和礼遇。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禅宗的地位逐渐下降,宝昙的知名度也有所降低。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修行,通过诗歌传播佛法,影响后世。 从时代背景来看,宋代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繁荣,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此外,宋朝政府对佛教的支持力度较大,促进了佛教文化的繁荣。在这种背景下,释宝昙的创作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他的作品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