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又和归南湖喜成

标题包含
又和归南湖喜成
吏退文书苦未醒,湖光靧面适全轻。 风从北户来披拂,鹊傍南枝管送迎。 许我杖藜来宿昔,观公诗律自前生。 艺兰九畹辛夷百,续取离骚更老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宝昙,俗姓李,字希古,号竹堂,南宋时期著名诗僧。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年轻时出家为僧,后来游历四方,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交往。 释宝昙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公务员们下班还未清醒,湖面上微风吹拂面庞正合适。 北风从窗户吹进来,喜鹊在树枝间穿梭。 请允许我拿着拐杖过去,欣赏您的诗歌韵律仿佛前世就已熟识。 种植了九畹的兰花和一百株辛夷,接着创作《离骚》更显成熟稳重。
去完善
释义
1. 吏退文书:指公务处理完毕,官员已下班休息。吏,指官吏;退,指完成工作或下班;文书,指公务文件。 2. 湖光靧面:指欣赏湖光山色,面容为之焕然一新。湖光,指湖面的波光;靧面,洗脸,这里指心灵受到洗涤。 3. 适全轻:指身体变得轻盈舒适。适,适合、适宜;全轻,全身轻松。 4. 北户:指房屋的北窗。北,方向;户,窗户。 5. 披拂:指风吹过,轻轻拂动的样子。披,张开、分散;拂,轻轻掠过。 6. 南枝:指南方的树枝,这里代指家乡。 7. 杖藜:指用藜(一种草本植物)做的拐杖。杖,手杖;藜,一种草本植物。 8. 宿昔:从前、往昔。 9. 艺兰九畹:指栽种了九亩兰花。艺,种植;兰,兰花;九畹,九亩地。 10. 辛夷百:指种植了一百棵辛夷树。辛夷,即木莲树;百,一百棵。 11. 离骚:指屈原的《离骚》,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宝昙的诗作具有类似《离骚》的深邃内涵。 12. 老成:指成熟稳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释宝昙在游览南湖时所作,描绘了他在湖光粼粼的美景中感受到的愉悦与宁静。首联通过对比文牍之苦与湖光的惬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向往;颔联则通过对风的轻盈、鹊的活泼等细节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轻松的气氛。接下来的颈联则是诗人自述,表示在这样的美景中,他可以暂时放下繁忙的公务,尽情欣赏诗歌的美好。尾联以种植花卉为喻,暗示即使年华老去,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与屈原的离骚精神相呼应。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艺术的热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又和归南湖喜成》是南宋诗人释宝昙创作的一首描绘湖光山色、表现闲适生活的五言律诗。此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大约为公元1260年左右。 在释宝昙的一生中,他曾多次游历江南地区,欣赏了诸多美丽的山水景色,尤其在南宋末年,他漫游至浙江嘉兴南湖时,被这里的湖光山色深深吸引,写下了这首诗。此时正值南宋末期,国家内外交困,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然而诗人却在这首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正面临着北方蒙古帝国的强大压力,前线战事紧张,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尽管如此,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仍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是嘉兴一带的湖光山色,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驻足游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释宝昙的诗作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表现出诗人对个人生活的追求和理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