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袁和叔

标题包含
送袁和叔
孔孟堂深不可摩,却从伊洛晚经过。 马骄不受黄金勒,鲸掣还连碧海波。 三釜禄亲吾未老,一船贯日去如何。 江空木静年华晚,应是斯文合网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宝昙,俗姓李,字希古,号竹堂,南宋时期著名诗僧。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年轻时出家为僧,后来游历四方,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交往。 释宝昙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孔孟学堂深邃莫测,却在伊水洛水之畔相遇。 骏马傲娇不接受金饰缰绳,鲸鲨摆动激起碧水波浪。 微薄的俸禄无法赡养亲人令我未曾老去,乘船穿越破晓如何面对未来。 江水空旷树木静谧年华渐晚,这是文学事业应该具有的包容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孔孟: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 摩:摸,这里是“到达”的意思。 3. 伊洛:古代地名,这里指的是河南的洛阳。 4. 马骄不受黄金勒:形容马的桀骜不驯,无法被驯服。 5. 鲸掣还连碧海波:比喻重大事件的发生会激起更大的反应。 6. 三釜禄亲吾未老:古人以三釜作为士人的最高俸禄,这句意思是作者虽然还没有达到最高待遇,但依然可以享受丰厚的俸禄。 7. 一船贯日去如何:指扬帆远航,追寻理想。 8. 江空木静年华晚:指时间的流逝和作者自身的衰老。 9. 斯文:文人,文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释宝昙送别友人袁和叔的赠别诗。全诗以景衬情,以送别之情贯穿始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与心情。首联通过“孔孟堂深”和“伊洛晚过”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和依依惜别之情;颔联运用比喻的手法,用马骄不受黄金勒和鲸掣还连碧海波的形象来象征友人的才华横溢和高尚品质;颈联则表现诗人自己的抱负和友情;尾联进一步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别离的无奈和感伤。整首诗感情真挚,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才情和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袁和叔》是南宋诗人释宝昙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为公元12世纪。这一时期,宋朝的北方领土被金国侵占,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释宝昙正身处一个战乱频仍、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他的家乡位于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附近,战争使这里的人民饱受苦难。作为一名僧人,释宝昙见证了时代的沧桑巨变,他忧国忧民,渴望国家的安宁与统一。 在这首诗中,释宝昙以朋友间的离情别绪为线索,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他将个人的悲欢离合融入对国家现状的深深忧虑之中,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