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费恭父

标题包含
送费恭父
担头蜀货无锱铢,两笼只载先君书。 但知不败乃翁事,报与不报君何须。 渥洼一日新生驹,黄金羁勒安用渠。 西风千里饱刍秣,养此汗血倾京都。 我营北山瓜芋区,君来饮水同饭蔬。 明朝笑出白云去,我恐尘土粘君须。 就中行李愁僮奴,一束诗稿牛腰粗。 是诚痴绝天下无,此子费子西归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宝昙,俗姓李,字希古,号竹堂,南宋时期著名诗僧。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年轻时出家为僧,后来游历四方,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交往。 释宝昙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挑着担子上卖的蜀地货品,分文不取,我的两个筐里装满已故父亲的书籍。只知道这事儿不败坏你名声,报告与否,你又何必介意呢。 在渥洼马场,一天出生的小马驹,金色马鞍又派什么用场呢?它奔驰千里,吃饱草料,出尽风头,让整个京城倾倒。 我在北山的西瓜地里劳作,你来和我一起吃饭、喝水。明天笑着离开这片白云之地,我担心尘土会沾在你的胡须上。 行囊中最让人发愁的就是那捆诗稿,像牛腰一样粗壮。这个真是天下无双的痴人,为了这些作品,他还得费时费力返回家乡。
去完善
释义
1. 担头蜀货无锱铢:担头,指挑夫;蜀货,四川的特产;锱铢,比喻细微之物。本句意为挑夫挑起的东西中没有丝毫的细物,即没有多余的杂物。 2. 两笼只载先君书:两笼,指两个竹编的笼子;先君,此处指的是作者的父亲;书,书籍。本句意为两个笼子里装的只有父亲的书籍。 3. 但知不败乃翁事,报与不报君何须:但知,只知道;不败,不失败;乃翁事,父亲的事情;报,报告;不报,不报告;君,对方,此处指费恭父;何须,何必需要。本句意为我只知道要把父亲的事情做好,报告和不报告都无所谓了。 4. 渥洼一日新生驹:渥洼,地名,在今甘肃省武山县一带,以产良马著称;新,新生的;生驹,出生的马驹。本句意为在渥洼这个地方一天就能出现一匹新生的马驹。 5. 黄金羁勒安用渠:黄金,指马匹的装饰;羁勒,束缚马匹的工具;安用渠,哪里需要它们。本句意为华丽的马具对于马来说并不是必需的。 6. 西风千里饱刍秣:西风,秋风;千里,形容距离远;饱,充足;刍秣,饲料。本句意为这匹马在秋天的长距离旅程中饲料充足。 7. 养此汗血倾京都:汗血,古代一种名马;倾京都,使整个京城倾倒,形容马匹奔跑速度之快。本句意为培养这种汗血宝马使其速度达到让京城都为之倾倒的程度。 8. 我营北山瓜芋区:我营,指作者的居所;北山,指北方的山地;瓜芋区,指种植瓜果蔬菜的地方。本句意为作者居住在北方的山地里,那里是一片瓜果蔬菜的种植区。 9. 君来饮水同饭蔬:君,指费恭父;饮水,喝水;饭蔬,吃蔬菜。本句意为费恭父来到这里,我们一起喝水吃饭,简单生活。 10. 明朝笑出白云去:明朝,明天;笑出,笑着离开;白云,喻指作者隐居的地方。本句意为明天我们笑着告别,各自离去。 11. 我恐尘土粘君须:我,作者自称;尘土,尘世;粘君须,沾染到你的胡须。本句意为作者担心费恭父回到尘世的官场中,会受到污染。 12. 就中行李愁僮奴:就中,其中;行李,行装;愁僮奴,担忧童仆。本句意为作者担心费恭父的行李会让他的童仆感到困扰。 13. 一束诗稿牛腰粗:一束,一堆;诗稿,诗作的手稿;牛腰粗,形容数量之多。本句意为那堆诗稿像牛腰一样粗,形容其数量庞大。 14. 是诚痴绝天下无:是诚,实在是;痴绝,极度痴迷;天下无,举世无双。本句意为这实在是对诗歌的热爱到了举世无双的地步。 15. 此子费子西归图:此子,指费恭父;费子,费恭父的字;西归图,指费恭父回归官场的打算。本句意为费恭父这个人在他回归官场的计划上充满了抱负。
去完善
赏析
《送费恭父》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的情景和心情。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和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和祝福。在诗人眼中,友人费恭父如同一匹千里马,才华横溢,前途似锦。而他自己则像是一位农夫,期待着费恭父的成就。 首联以友人担头的货物象征其学识和品质,担头的“蜀货”即指先君留下的书籍,象征着家族文化和传承。两笼只载先君书,暗示了费恭父对家族的尊重和敬仰。 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信心,认为友人不败乃翁之事,无论是否得到回报,都无所谓。这里的“报与不报”是指费恭父的才能是否能够得到认可和赏识。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费恭父的形象,将其比作一天的新生驹,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而黄金羁勒则象征着对他的束缚和限制。诗句表达了对友人自由的渴望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西风千里饱刍秣,养此汗血倾京都”,这两句诗表现了费恭父的实力和潜力,他就像一匹汗血宝马,有着改变世界的能力。这里,诗人以马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的高度赞美。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描述了他们共同生活的场景,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人营北山瓜芋区,而费恭父来饮水同饭蔬,两人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乐趣。 最后两联,诗人再次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祝福。他担心明天离别时,尘土会沾上友人的胡须。而“是诚痴绝天下无,此子费子西归图”,这两句诗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最高赞誉,认为他的才华和品德无人能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费恭父》是宋代诗人释宝昙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大约在宋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6年)。在这段时间里,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科举制度日益完善,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也更为频繁。 在这个时期,释宝昙作为一位禅僧,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士大夫。他与费恭父的交情深厚,但在这次离别时,他却无法亲自相送,因此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在诗中,释宝昙表达了对费恭父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表达了离别之际的哀伤和不舍。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释宝昙的诗才,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执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