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东都嘉量亭献留守韩仆射

标题包含
东都嘉量亭献留守韩仆射
卜筑三川上,仪刑万井中。 度材垂后俭,选胜揜前功。 云构中央起,烟波四面通。 乍疑游汗漫,稍似入崆垌。 廛闬高低尽,山河表里穷。 峰恋从地碧,宫观倚天红。 灵槛如朝蜃,飞桥状晚虹。 曙霞晴错落,夕霭湿葱茏。 庾亮楼何阨,陈蕃榻更崇。 有时闲讲德,永日静观风。 玉斝飞无算,金铙奏未终。 重筵开玳瑁,上客集鹓鸿。 接武空慙蹇,修文敢并雄。 岂须登岘首,然后奉羊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三个山川交汇的地方建立房屋,规模可以容纳成千上万的居民。选材讲究节俭,选择景色优美之地盖房,可遮蔽前面的老房子。云雾弥漫的建筑耸立在中央,四面烟雾与水面相通。行走其中,感觉像是在遨游仙境,又像是进入一个山洞。城市的建筑高低错落有致,山水的景象尽在眼前。山峰和宫殿都带有绿意,红色点缀在其中。灵巧的亭台就像清晨的海市蜃楼,飞桥如同傍晚的彩虹。太阳初升时阳光闪耀,夕阳西下时的雾气朦胧。这里有着富有历史韵味的庾亮楼和陈蕃榻。闲暇之余会谈及道德伦理,整日里静观风云变化。美酒佳肴不断,金铙之声此起彼伏。楼上宾客络绎不绝,犹如凤凰聚集。虽然我自愧不如,但还希望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用不着非要去拜见羊祜,他的名声已经传颂百世。
去完善
释义
1. 卜筑:选择地点建造房舍。 2. 三川:这里指河南洛阳一带,洛阳为河洛、伊、瀍三条河流经过之地。 3. 仪刑:以礼法教化百姓。 4. 万井:形容地方繁荣,人口众多。 5. 度材:规划建材。 6. 垂后俭:传承后代的勤俭家风。 7. 选胜:选择美好的景致。 8. 揜前功:遮蔽前人的功绩。 9. 云构:高耸的建筑物。 10. 中央起:中心位置建立。 11. 汗漫:广阔无边。 12. 崆垌:虚构的山名,这里指美丽的景色。 13. 廛闬:市区内的住宅区。 14. 表里穷:四周全都走遍。 15. 峰恋:山峰。 16. 地碧:地上苍翠的绿色。 17. 宫观:宫殿楼阁。 18. 倚天红:耸立在天边的红色。 19. 灵槛:精致的栏杆。 20. 朝蜃:朝霞如同海市蜃楼般美丽。 21. 飞桥:形状独特的桥梁。 22. 晚虹:晚霞如同彩虹般绚丽。 23. 错落:参差不齐的形状。 24. 夕霭:傍晚的雾气。 25. 葱茏:形容草木繁茂的景象。 26. 庾亮楼:楼名,位于江西南康郡治所(今江西省赣州市)。 27. 陈蕃榻:陈蕃为东汉时的名臣,这里指的是接待贤能之士的椅子。 28. 讲德:宣讲道德教诲。 29. 静观风:观察风俗民情。 30. 玉斝:酒杯的美称。 31. 金铙:金属制的打击乐器。 32. 无算:无数。 33. 重筵:丰盛的宴席。 34. 玳瑁:玳瑁海龟,甲壳可做装饰品。 35. 上客:尊贵的客人。 36. 鹓鸿:比喻贤能之士。 37. 接武:比喻继续前人的事业。 38. 空慙蹇:内心感到惭愧能力不足。 39. 修文:提倡文化教育。 40. 岂须:何必需要。 41. 岘首:岘山,在湖北省襄阳县南。 42. 羊公:羊祜,西晋名将,有“堕泪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嘉量亭”为题,表达了作者对东都洛阳繁华景象的赞美和对留守官员的敬仰之情。首联描绘了三川之地卜筑的宏伟景象,表现了官府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颔联通过选材和选址展现出留守官员的清廉与智慧。接下来各联分别描述了嘉量亭周围的环境和人文景观,突出了这里的壮丽景色。颈联运用比喻手法,描绘出眼前风景如同仙境一般,使人心旷神怡。尾联则是对留守官员功绩的称颂以及对其崇高品质的认可,表达了诗人对职守的敬意。全诗结构紧凑,形象生动,语言优美,充满了浓厚的文学气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描绘东都洛阳城嘉量亭景象的诗歌,创作于唐代天宝年间(742-756年)。这首诗的作者是窦庠,他是唐朝的一位文人官员,担任过官职较低的小吏。他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较为平淡,主要是在官场上表现出色,得到了上司的认可和提拔。 在这个时代,唐朝正处于盛世的末期,社会繁荣稳定,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洛阳作为唐朝的都城之一,成为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嘉量亭则是洛阳城内的一处名胜古迹,建于隋唐时期,是皇帝举行庆典的重要场所。 在这首诗中,窦庠通过对嘉量亭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皇家园林美景的赞美。同时,他也借此机会向留守洛阳的韩仆射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情。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窦庠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唐朝盛世的自豪。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