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古战场
山断塞初平,人言古战庭。泉冰声更咽,阴火焰偏青。
月落云沙黑,风回草木腥。不知秦与汉,徒欲吊英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峦连绵险峻初显平坦,人们传说这里曾是古代战场。泉水冻结的声音更加悲咽,幽蓝的火光映照出古老的烽火台。
月亮落下后天空布满黑云,寒风拂过带着草木的香气。不知道这是秦朝还是汉朝的遗址,只想要凭吊英勇的灵魂。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夜行:夜晚行走
2. 古战场:古代的战争地点
3. 窦庠:唐朝文人
4. 山断:山脉的断开处
5. 塞初平:指古代边界线刚刚被平定
6. 人言:人们传说
7. 古战庭:古代战争的场所
8. 泉冰:冰冷的泉水
9. 声更咽:声音更为凄切
10. 阴火:阴间的火焰
11. 焰偏青:火焰呈现出青色
12. 月落:月亮落下
13. 云沙:云雾笼罩的沙滩
14. 风回:风吹过
15. 草木腥:草木散发出腥气
16. 秦与汉:秦朝和汉朝
17. 徒欲:空有愿望
18. 吊英灵:悼念英勇的灵魂
去完善
赏析
《夜行古战场》这首诗描绘了古战场上令人哀伤的景象和作者在此地的心情。首联“山断塞初平,人言古战庭”描述了诗人夜晚行走在刚刚修整过的古战场遗址上,听闻此地曾是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场。颔联“泉冰声更咽,阴火焰偏青”进一步渲染战场的荒凉气氛,寒冷的泉水在月光下声音更加悲咽,而冥火在这阴森的环境中显得格外青绿。颈联“月落云沙黑,风回草木腥”则生动地描绘了夜幕降临后战场上的景象:月亮渐渐落下,乌云密布,风声穿过荒芜的草木发出阵阵腥气。尾联“不知秦与汉,徒欲吊英灵”表达了诗人在此地的感叹:面对这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的古战场,他已经无法分辨这里曾发生过秦朝还是汉朝的战斗,只能徒然地凭吊那些英勇献身的英烈之灵。整首诗通过对战场环境的细致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战争悲剧的反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行古战场》是唐代诗人窦庠的一首描绘古代战场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但也是战争频繁的年代。窦庠在诗歌中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战争的破坏性影响。
在这一时期,窦庠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战争有着深深的痛恨。他曾在朝廷担任官员,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现实,这也使他更加关注社会的民生问题。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的反思。
在这段时间里,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但也面临着边疆的战乱。此时,唐朝的疆土已经扩大到了中亚地区,但由于国力强大,周边的游牧民族也时常入侵中原。这使得唐朝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维持边防的稳定。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窦庠写下了《夜行古战场》这首诗歌。他以古战场为背景,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他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剧,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