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侍御家兄东洛闲居夜晴观雪之什
洛阳宫观与天齐,雪净云消月未西。
清浅乍分银汉近,辉光渐觉玉绳低。
绿醽乍熟堪聊酌,黄竹篇成好命题。
应念武关山断处,空愁簿领候晨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洛阳的宫殿与天齐高,大雪消融后的天空白云飘荡,月亮还未落下西边。清澈的河水分割了两岸的距离,让人感觉到银河仿佛就在眼前;月亮的光芒逐渐减弱,星星的光辉也开始显现出来。绿叶上的寒露刚刚凝结,恰好可以在这时坐下来小酌一杯;在竹林里完成了诗作,准备给它起一个好题目。应该想到在遥远的武关山区,那里的人们为了公务忙碌到清晨。
去完善
释义
1.洛阳:古都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
2.宫观:皇宫和道观,这里指洛阳的宫殿和道观。
3.天齐:即天空,比喻高峻壮观的建筑。
4.雪净云消:形容大雪过后,天空晴朗无云的景象。
5.月未西:月亮还没有落下西方地平线,表示时间尚早。
6.清浅:清澈平静的水面,这里指河面。
7.银汉:银河,这里指黄河。
8.辉光:光辉,这里指月光。
9.玉绳:星名,位于北斗七星的第五星上方,古人认为它是天河的一部分。
10.绿醽:绿色的美酒,这里指洛阳当地的美酒。
11.黄竹篇:古代乐府诗的一种,这里指描写雪景的诗篇。
12.武关:古代关中四关之一,位于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
13.山断处:山脉中断的地方,这里指武关一带的山川景色。
14.簿领:官府的文书,这里指公务。
15.候晨鸡:等待早晨的鸡鸣报晓,这里指早起处理公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洛阳美丽的雪景,以及在这样美景下作者与朋友共享美食、饮酒赋诗的愉悦时光。首联描述洛阳的宫殿和天空一般高,展现出洛阳城宏伟壮观的景象。“雪净云消月未西”则通过描绘雪后的洁净世界,以及明亮的月光映照在白雪之上,为读者展现了诗人心中的一片宁静祥和之境。颔联进一步展示了雪后月亮升起,银汉即银河清晰可见,而玉绳则是古代天文名词,指北斗七星的第五颗星。这一联将宇宙的浩瀚无垠与地球上的繁华景象联系起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颈联则转向作者的日常生活,绿醽是美酒,黄竹则为诗歌创作的题目,作者以此描绘出与友人共享美酒佳肴,共同探讨诗歌创作的美好生活。尾联则以武关山的景色寄托诗人的思乡之情,表现出行政繁忙的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既展现出洛阳壮丽的雪景,又通过作者细腻的情感描绘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酬侍御家兄东洛闲居夜晴观雪之什》是唐代诗人窦庠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
在这个时期,窦庠曾任官职,但因政治原因辞官回乡,在东洛地区过着隐逸生活。他的哥哥窦牟也在同一时期担任侍御史,两人共同度过了许多闲暇时光。在这首诗中,窦庠通过描绘夜晚晴朗的天空和飘落的雪花,表达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他们共同的兴趣爱好。
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但随着政治腐败、军事失利等问题日益严重,国家逐渐走向衰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开始反思社会现实,寻求精神寄托。窦庠和他的哥哥窦牟也在这个时期选择了辞官归隐,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操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