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虚斋劝农十诗 其二

标题包含
和虚斋劝农十诗 其二
爇天妖焰彗初沉,朝汲仁贤简帝心。 未用锋车便脂牵,小须千里遍春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清之(1176年-1251年),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史弥远、贾似道并称为“三贤相”。 郑清之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宋宁宗嘉定元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妖娆焰火刚要消逝,清晨忙着接见仁德贤达.不必动用专车宝马,只需稍微走远一点就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去完善
释义
1. 爇(ruò):烧、焚烧的意思。这里形容天气燥热。 2. 妖焰:邪恶的势力或气焰。 3. 彗(huì):彗星,俗称“扫帚星”,古人认为出现彗星是不祥之兆。 4. 沉:消失。 5. 朝汲:朝见皇帝并陈述意见。 6. 仁贤:有仁爱之心的贤者。 7. 简帝心:得到皇帝的简拔和信任。 8. 锋车:古代的一种轻便战车。这里用来比喻皇帝的车驾。 9. 脂牵:古代马车的重要部分,指马匹牵引的马车。 10. 小须:稍微等待一下。 11. 春霖(lín):春雨。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农民生活和官员劝农情景的诗歌。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形象地描绘出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以及官员为鼓励农业生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虚斋劝农十诗 其二》是南宋政治家、诗人郑清之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作于南宋理宗年间(公元1225年-1264年),当时郑清之担任权礼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等要职。在这首诗中,郑清之以劝农为主题,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和对农业生产的关注。 在南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使得南方地区的人口密度加大,农业生产压力也随之增加。郑清之作为一位政治家,深知农业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因此他创作了这首诗歌,希望通过诗歌的力量唤起人们对农业的关注和重视。 郑清之在南宋朝廷中历任要职,虽然他的政治生涯较为顺利,但在他的内心却始终保持着对农民的关爱和对农业的重视。他在诗中表达了农民在艰苦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心态,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也是郑清之这首诗歌所要传达的主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