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北园亭作
锦乱筠遗箨,青浮水结衣。
乳鸠呼却逐,鬭雀堕还飞。
客过残樽在,年侵冷食稀。
去年今日意,渡峡雨霏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竹影摇曳生姿,水面映出青青的倒影。
雏鸟呼朋引伴相随,鸟儿争斗时高时低。
宾客来访尚有剩酒,寒食时节渐渐稀少。
去年的今日思绪万千,仿佛渡过烟雨蒙蒙的山谷。
去完善
释义
1. "锦乱筠遗箨":锦乱指春天的花朵盛开;筠指竹子;遗箨指新笋壳脱落。
2. "青浮水结衣":青浮指水面映出的天空倒影;结衣指湖水结冰。
3. "乳鸠呼却逐":乳鸠指刚孵出来的小鸟;呼却逐指鸟的叫声。
4. "鬬雀堕还飞":鬬雀指互相争斗的鸟;堕指掉下来;还飞指又重新飞起来。
5. "客过残樽在":客过指有客人来访;残樽指喝剩下的酒。
6. "年侵冷食稀":年侵指时光流逝;冷食稀指寒食节的食物已经很少了。
7. "去年今日意,渡峡雨霏霏":去年今日意指去年的这个时候的心情;渡峡指渡过峡谷;雨霏霏指细雨蒙蒙。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是描绘清明节的景色及情态。诗人通过对篁竹、泉水、鸠鸟、雀鸟、客人的描绘,生动展现了清明节的气息。“锦乱筠遗箨”意味着春日里新篁初长,诗人以“锦乱”形容其繁茂;“青浮水结衣”则写出泉水的碧绿与平静。“乳鸠呼却逐,鬭雀堕还飞”更表现出了鸟类的活泼生机,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诗人又通过写“残樽”、“冷食”以及去年的阴雨连绵,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进而传达了诗人的哀伤与愁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诗人在长安城任职期间,清明节来到北园亭抒发感慨,写下了这首《清明日北园亭作》。
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国家繁荣昌盛,但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由盛转衰。诗人李复见证了这一历史转折,内心充满忧虑。他在长安城任职时,有机会接触皇室贵族的生活,对朝廷的腐败和民众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了解。
在这个特殊时期,唐朝的文人墨客们开始反思国家的命运,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李复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既有对祖国河山的赞美,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在这首《清明日北园亭作》中,他以清明时节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