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宏甫出守邠州
前年谬入文昌里,堆案簿书如黑蚁。
左凫右鹜去复来,大叫发狂那得止。
开眼忽见同舍郎,英气律兀髯而长。
时于谈间出妙语,似濯大暑遭风凉。
自夸才高足余刃,屡以豪篇相折困。
我衰嚄唶安可当,晋甲未兴齐已遯。
今年别我西入关,意气峥嵘喜动颜。
秦山渭水笑谈里,剑阁峨嵋指顾间。
古公去后风俗好,南亩劝耕农事早。
一篇七月是图经,不待下车心已了。
髯卿故自读书人,想有仁风慰彼民。
班取新诗一千首,闭阁莫开长饮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两年前误入忙碌之地,文件堆积如山。
来回奔波应接不暇,压力大到失控。
睁眼见到同事,气度不凡胡子长。
他总能说出风趣的话,仿佛炎炎夏日迎来清风。
他自夸才华横溢,常常用佳作挑战我。
我力不从心难以应对,只能撤退避其锋芒。
今年他离开去了西边,脸上满是得意之情。
谈论起秦岭、渭水和剑阁、峨眉,都是信手拈来。
古公离去后风俗变好,农田耕种已提前开始。
读《七月》这篇文章就像看地图一样明了,不用实地走访心里就已清楚。
他的确是个读书人,应该有仁爱的作风安慰百姓。
期待他能写出更多诗篇,闭门谢客专心品酒。
去完善
释义
1.文昌里:这里是指宋代官署名,负责掌管文墨的官员所在之处。
2.左凫右鹜:形容繁忙、忙碌的状态。
3.英气律兀:形容人物英俊,气概昂扬。
4.时于谈间出妙语:经常在谈话中说出巧妙的话语。
5.澡大暑:洗去暑热的意思。
6.晋甲未兴齐已遯:比喻自己才能低下,无法与对方的才能相比。
7.剑阁峨嵋:剑阁和峨嵋山都是四川的名胜古迹。
8.古公去后风俗好:古公,指周文王的父亲古公亶父,此处借指当地的民俗风情。
9.南亩劝耕:指鼓励农民从事农耕生产。
10.一篇七月是图经:这里的“七月”是指《诗经·豳风·七月》,描述了古代农事的劳作过程。
11.图经:古代的地理书籍,记录了各地的地理、风俗等。
12.髯卿:尊称胡子长的官员。
13.仁风:仁爱之风,用以赞美官员的良好品德。
14.班取新诗一千首:形容写诗很多,才华横溢。
15.闭阁莫开长饮酒: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地喝酒作诗。
去完善
赏析
赵鼎臣的这首《送宋宏甫出守邠州》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朋友宋宏甫的深情厚谊和对他的祝愿。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和宋宏甫的形象,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敬佩和期望。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前年的生活中,每天都忙于处理堆积如山的文书工作,忙得如同疯狂的黑蚁一般。这里的“黑蚁”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繁忙的工作状态。接着,诗人提到他在繁忙的工作中遇到了宋宏甫,他英俊潇洒,英气勃发,谈吐风趣,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这里,诗人用“同舍郎”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他们对彼此的深厚感情。
接下来,诗人赞美宋宏甫的才华横溢,他的诗句如同锋利的刀刃,让人无法抵挡。然而,诗人自己却年老体衰,无法与之抗衡。这里,诗人用“嚄唶”一词来形容自己的衰老,表现出了自己对年华逝去的无奈。
然后,诗人提到了宋宏甫即将离开他,前往西部边关任职。宋宏甫表现得豪情万丈,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新的生活。这里,诗人用“秦山渭水笑谈里,剑阁峨嵋指顾间”来形容宋宏甫的豪情壮志,表达了他对宋宏甫的敬佩之情。
接着,诗人想象宋宏甫到任后的场景。他相信,在宋宏甫的治理下,邠州的民风会变得更加淳朴,农民们也会早早地开始春耕。这里,诗人用“古公去后风俗好,南亩劝耕农事早”来表达他对宋宏甫的期待,希望他能像古公一样,给当地带来繁荣和安宁。
最后,诗人祝愿宋宏甫在新的岗位上能够创作出更多的诗篇,同时也希望他能尽情地饮酒作乐,享受美好的生活。这里,诗人用“班取新诗一千首,闭阁莫开长饮酒”来表达他对宋宏甫的祝福,希望他能事业顺利,生活愉快。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宋宏甫出守邠州》是宋代诗人赵鼎臣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50年,即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在这期间,赵鼎臣担任着编修国史的职务,由于他才华横溢且为人正直,颇受朝廷器重。然而,当时南宋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有识之士都渴望变革,以图中兴。赵鼎臣在诗歌中表达了这一愿望,同时也抒发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和离别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