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茶灶

标题包含
茶灶
仙人足戏剧,盘石留涡房。 紫阳此来游,与客煮茗尝。 青烟久消歇,白云时飞扬。 至今潭中水,犹作笑语香。 蒙茸履迹在,欲步不敢翔。 三吸此清泠,回首入空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神仙们曾在此嬉戏,留下的足迹和岩石间的房屋依然可见。 紫阳真人曾来此处游览,和友人品尝过茶汤。 曾经的青烟已经散去,只有白云依旧飘荡。 至今那水潭中的水,似乎还留有笑声和香语。 那些模糊的足迹还在,却让人难以追踪。 喝下这清澈的水,回头一看,已置身苍茫的天空。
去完善
释义
1. 仙人足戏剧:以神仙戏耍比喻石上生出的涡纹。 2. 盘石留涡房:盘石指大石。涡房指石头上的漩涡形状。 3. 紫阳此来游:紫阳,泛指隐士。这里可理解为仙人在游玩。 4. 青烟久消歇:青烟,此处为炉烟的形象说法。消歇,停止。 5. 白云时飞扬:白云,飘浮的云彩。飞扬,飘扬。 6. 至今潭中水:至今,直到现在。潭中水,指涡房中的泉水。 7. 蒙茸履迹在:蒙茸,草木丛生的样子。履迹,脚印。 8. 三吸此清泠:三吸,多次呼吸。清泠,清凉。
去完善
赏析
《茶灶》刘边这首诗歌以仙境、盘石、紫阳等富有诗意的元素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品茗场景,诗人借仙人的逍遥自在于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快乐时光,通过"青烟""白云"等景象烘托出品茗时的清静氛围。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表现出茶水中的笑语馨香,形象生动。尾联则强调心灵的感受和体验,让人回味无穷。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浓厚的诗情画意,颇具哲理意味,值得细细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茶灶》刘边是一首描绘茶艺生活的古代诗歌。这首诗歌创作于明朝时期,大约公元14-17世纪。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茶文化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品茗成为了文人墨客之间的一种社交活动。 诗人刘边在这个时期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家庭背景并不显赫,而是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在明代,科举考试是士人进入官场的唯一途径,然而刘边却屡试不第,这使得他不得不以其他方式谋求生计。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常常一起品茗、切磋诗文,探讨人生哲理。 这个时期的明代社会,政治腐败、宦官当权、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选择避世隐居,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刘边也不例外,他在生活中倡导简朴、自然、宁静的生活方式,并将这种理念融入到了诗歌创作中。《茶灶》一诗正是他在这样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思考的基础上创作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