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小金山留别不退和尚

标题包含
小金山留别不退和尚
不到名山曾未几,新栽松柏已成围。石门峰好窗中见,竹径云闲寺里飞。衰草岸边孤鹤立,夕阳舟上数僧归。连宵好月劳相示,还约春来及蕨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何绛,字叔清,号东廓,明朝时期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何景明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对何绛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绛在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还未登临过几次名山, 新种植的松柏已成排成行。 石门峰在窗前就能看见, 竹林小径云雾弥漫,寺庙在其中飞翔。 路边的衰草映衬着孤鹤的身影, 夕阳下的船儿载着僧人归来。 连续几晚都是明亮的月光, 约定明年春天再一起来品尝美味的蕨菜。
去完善
释义
1. 名山:著名的山岳,这里指代金山的石门峰。 2. 新栽松柏已成围:形容松树和柏树刚刚栽种不久,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3. 石门峰:金山的一处名胜,以自然石形成的石门而得名。 4. 窗中见:通过窗户就能看见。 5. 竹径:竹林中的小径。 6. 云闲:云朵悠然自得的状态。 7. 衰草:枯萎的草。 8. 孤鹤立:一只孤单的鹤站立在那里。 9. 数僧归:几位僧人结伴而归。 10. 连宵:整夜,连续多个晚上。 11. 好月:美好的月色。 12. 及蕨肥:等到蕨菜生长的更加茂盛。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小金山与不退和尚道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与不退和尚深厚的友谊和对美好景色的热爱。“不到名山曾未几,新栽松柏已成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小金山风景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不退和尚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感情却非常深厚。 接下来的“石门峰好窗中见,竹径云闲寺里飞”则是对小金山景色的细致描绘,通过窗户看到的山峰和寺庙周围的竹林,展现了小金山的宁静与美丽。 而后半部分的“衰草岸边孤鹤立,夕阳舟上数僧归”则描绘了诗人在与小金山告别的场景,借孤鹤与夕阳隐喻自己即将离去的无奈。最后两句“连宵好月劳相示,还约春来及蕨肥”则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再见的期许,希望明年春天还能再来这里欣赏美丽的景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金山留别不退和尚》是清代诗人何绛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末期,即公元1840年至1911年之间。这段时间内,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内外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困苦,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革。 何绛在创作此诗时,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亲眼目睹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困境。因此,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与不退和尚离别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时代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 此外,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清朝末期,文人墨客们对传统的诗书画产生了新的认识,他们在创作中既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又关注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何绛的这首诗既有对古人离别之情的传颂,又有对现实人生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