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晚信州推院亲友或责无书,即事寄答

标题包含
秋晚信州推院亲友或责无书,即事寄答
官信安仁拙,书非叔夜慵。谬驰骢马传,难附鲤鱼封。 万里劳何补,千年运忝逢。不量横草力,虚慕入云踪。 洁水空澄鉴,持铅亦砺锋。月寒深夜桂,霜凛近秋松。 宪摘无逃魏,冤申得梦冯。问狸将挟虎,歼虿敢虞蜂。 商吹移砧调,春华改镜容。归期方畹积,愁思暮山重。 仙鼠犹惊燕,莎鸡欲变蛩。唯应碧湘浦,云落及芙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官信任我才能低下,书信无法与钟繇相比。误骑青骢马四处奔走,难以寄托鱼雁传书。 奔波万里有何补益,千年运数侥幸相逢。不知是否拥有横草之力,却妄图追云迹而上。 清水映照我的纯净,手持铅笔画出锋锐。深夜月色洒满桂花,秋霜逼近挺拔的松树。 谨遵法则不敢逃避,申冤得以梦圆冯衡。告诫狸猫勿靠近虎,诛杀毒虫不担心蜜蜂。 吹过的秋风改变砧石之声,春天的花朵改变明镜容颜。回家的日子尚需等待,忧愁如暮色中的山峦重重。 那些看似超脱的燕子、即将蜕变的蟋蟀,只能让人想起碧湘浦上飘落的云朵和即将盛开的芙蓉花。
去完善
释义
1. 安仁:地名,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南部,紧邻福建省,是信州(今江西上饶市一带)的一个县。这里指作者所在的信州地区。 2. 叔夜:即阮籍字。这里指代书信往来之事。阮籍曾写下《寄兄文》一诗,其中提到“离群索居”和“怀想故人”的情景,与本诗主题相似。 3. 骢马传:骑在骏马上传递消息。骏马指的是青白色的马,古代常用来比喻文人墨客的高尚品德和才情。 4. 鲤鱼封:古时候用鱼作为信件的传递方式,此处表示难以收到对方的回信。 5. 横草力:比喻微薄的才能和力量。 6. 入云踪:指声誉极高的人,这里形容自己仰慕的对象。 7. 持铅:手持铅锤,磨砺兵器。此处表示努力提升自己的才华。 8. 月寒深夜桂:月色寒冷,秋天的桂花逐渐凋谢。 9. 霜凛近秋松:寒霜降临,使临近秋天的松树更加挺拔。 10. 宪摘无逃魏:法治严明,没有谁能够逃避责任。魏,指三国时期的曹魏,以其法律严格著称。 11. 冤申得梦冯:受到冤屈的人得以平反昭雪。冯,即冯唐,字冯河,汉代人,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后来汉武帝派遣使者前去道歉,并任命他为郡守。 12. 问狸将挟虎:狸猫与老虎相斗,比喻恶人之间的斗争。 13. 歼虿敢虞蜂:消灭毒虫,却不担心蜜蜂。这里指出不畏艰难,勇敢面对困境。 14. 商吹移砧调:秋天来临时,商业繁荣的景象。砧调,指乐器演奏的声音。 15. 春华改镜容:春天的花朵逐渐凋谢,秋天的果实丰收,如同镜子中显现的容颜变化。 16. 归期方畹积:期待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畹积,指种植瓜果等农作物的地方。 17. 莎鸡欲变蛩:莎鸡即将变成蟋蟀,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莎鸡,昆虫名,又称纺织娘。 18. 碧湘浦:指湖南省长沙市东南部的湘江水域。这里指思念故乡之情。 19. 云落及芙蓉:云朵飘落到荷花上,暗示秋雨即将来临。芙蓉,即荷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秋晚信州推院亲友或责无书,即事寄答”,题目较长,可略作解析:诗人韩琮在秋天晚期的时候,收到了来自信州推院的亲友们的来信,责备他没有回信,于是诗人便即兴创作出这首诗来回应。诗中,他表达了自己虽然能力有限,但仍然希望能为国家尽心尽力,同时抒发自己渴望早日与家人团聚的情怀。 全诗围绕“友情”和“思念”两个主题展开。首联提及官职和书信,表示自己的忙碌和疏于回信的原因;颔联写出奔走千里却难以实现抱负的无奈;颈联表明自己没有逃避责任的决心;接下来四联则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坚守正义的坚韧信念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尾联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进一步传达出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晚信州推院亲友或责无书,即事寄答》是唐代诗人韩琮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845年左右,也就是唐朝晚期。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歌文化却仍然繁荣发展。 韩琮在这个时期的遭遇颇为坎坷。他曾在地方担任推官,负责审理案件。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与亲友之间的书信往来受到了阻碍,使得他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在此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秋晚信州推院亲友或责无书,即事寄答》,以表达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上,宦官权力逐渐壮大,皇帝与宦官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经济上,由于长期战乱和官僚腐败,国家财政日益紧张,民生问题日益突出;社会上,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士人阶层逐渐崛起,文学创作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些时代背景都为韩琮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