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知福州范师道龙图

标题包含
寄知福州范师道龙图
十年游雾入兰薰,本末聊同出处均。 五岭昔将巴蜀远,七闽今与赣川隣。 雪中始见松难改,火后须知玉是真。 事业他时公自任,致君尧舜泽吾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抃(998年-1062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北宋名臣、文学家,以清廉著称,被誉为“铁面御史”。 赵抃于宋真宗咸平年间中进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右司谏、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十年的飘泊不定,现在又回到了这个熟悉的环境,不论事情的大小和先后,都能和最初的自己一样去应对。曾经翻越过遥远的五岭山脉,如今置身于和巴蜀地区相邻的七闽之地。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保持坚定的心志,就像雪中的松树依然挺拔;经历了磨练和考验,才能发现真正的自我,就像被火烧过后的玉石更显纯净。未来的事业需要自己去承担,努力为国家做贡献,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寄:这里是指写信或诗寄托情感给某人。 2. 知福州:古代官职名称,即掌管福州地区的官员。 3. 范师道:人名,字龙图,是一位学者。 4. 五岭:中国南部五大山脉的总称,分别是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这里借指福建福州与江西南昌两地相隔的地理距离。 5. 七闽:古代对中国南方七个民族的称谓,后泛指福建地区。 6. 赣川:指江西赣州地区。 7. 雪中始见松难改:这里的“松”象征着品质高洁,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松树的坚韧品质始终如一。这句话意味着范师道的品质高洁,不受环境影响。 8. 火后须知玉是真:这句意思是经过磨难才能认清人的真实面目。此处用火烧后的玉石来比喻范师道经过困难仍能保持高尚的品质。 9. 致君尧舜:这里是希望范师道能成为一位治理国家的好官员,使得百姓享受到如尧舜时代一样的幸福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以寄知的语气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诗人用十年游雾、五岭、七闽等自然景象来形容自己和友人范师道的经历和处境,表达出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携手走过的艰难险阻。诗中特别提到“雪中始见松难改”,暗示了在逆境中的坚守与执着。结尾两句则寄寓了对范师道的期望,希望他在未来能够承担起重大责任,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致君尧舜的抱负。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诗人赵抃在晚年创作了一首名为《寄知福州范师道龙图》的诗歌。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朋友范师道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二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的怀念。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即北宋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赵抃生活在这一时期,他历任要职,深受皇帝信任。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他逐渐感受到官场生活的压力,开始对隐逸生活产生向往。 在这段时间里,赵抃与范师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志同道合,共同探讨文学、哲学等领域的问题,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然而,由于职务变动,赵抃被调任福州,与范师道相隔千里,这使得他更加思念这位挚友。 在诗歌中,赵抃表达了对范师道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他们曾经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他希望有一天能与范师道再次相聚,共叙友情。这首诗歌展现了赵抃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