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画竹

标题包含
题画竹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 他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中举人,历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在任期间,他重视农桑、兴修水利,并在灾荒年间挺...查看更多
尛尛尛葵
去完善

译文
两根修长的竹子挺拔在高高的天空之下,一些新生的竹叶倒挂在新竹的末梢。 它们原本就是同一根竹子发出的新芽,拥有相同的气息和生命,哪里有什么卑微低下,又哪里有什么崇高高尚呢!
尛尛尛葵
去完善
释义
《题画竹》注释: 1. 郑燮: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擅长诗、书、画三绝。 2. 题画竹: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两枝修长挺拔的竹子,以及几片新长出的竹子倒挂在竹梢的场景。 3. 重霄:极高的天空,这里形容竹子的生长高度。 4. 新篁:新长出的竹子,这里指嫩竹。 5. 本是同根复同气:指竹子都来源于同一根系,有着相同的气息,寓意亲兄弟之间应该平等相待。 6. 何:什么。 7. 卑下:地位低下。 8. 高:地位崇高。
尛尛尛葵
去完善
赏析
《题画竹》是一首描绘竹子精神的诗。前两句“两枝修竹出重霄,几叶新篁倒挂梢”描述了两株挺拔的竹子在云端生长,绿叶在新竹上倒垂的景象。这两句将竹子的坚韧和清新表现得淋漓尽致。 后两句“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则揭示了竹子所蕴含的精神品质。尽管竹子有不同的形态,有的高大,有的矮小,但它们都源于同一颗种子,拥有同样的生命力。因此,没有任何一种竹子可以自认为是低贱或高贵的。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传达了作者的人生观:无论是生活中的人们还是自然界中的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尊严。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应该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或外表而自卑或自傲。保持一颗平等的心,尊重并珍视每一个个体的价值,才能造就一个和谐的社会。
尛尛尛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画竹》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燮创作的一首咏竹诗。这首诗创作于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正值清朝鼎盛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以蓬勃发展。 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然而在他的青年时期,科举失利,生活陷入困境。直到雍正十年(1732年),他才考中进士,历任知县、知府等职。 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崇尚以竹子为题材的绘画,因为竹子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刚正不阿的精神。郑燮在画竹时融入了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他以墨竹寄情,表达了对君子品质的敬仰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尛尛尛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