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道情十首 其三

标题包含
道情十首 其三
老头陀,古庙中,自烧香,自打钟,兔葵燕麦闲斋供。山门破落无关锁,斜日苍黄有乱松。秋星闪烁颓垣缝,黑漆漆、蒲团打坐,夜烧茶、炉火通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 他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中举人,历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在任期间,他重视农桑、兴修水利,并在灾荒年间挺...查看更多
梓潇
去完善

译文
老和尚在古庙里独自焚香敲钟,用兔葵和燕麦供养空寂的禅房。山门已经破败不堪,无法关闭上锁,夕阳映照下,杂乱的松树显得有些苍凉。秋天的星星在坍塌的墙壁间闪烁,夜幕降临,老和尚坐在黑色蒲团上,烧着茶水,炉火熊熊燃烧。
梓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老头陀:老僧人,指诗中的老和尚。 2. 兔葵燕麦:植物名,此处泛指杂草。 3. 闲斋:空闲的房屋或房间。 4. 山门:寺庙的大门。 5. 破落:破旧。 6. 无关锁:没有锁门。 7. 颓垣:颓败的墙壁。 8. 蒲团:僧侣用来跪拜和坐禅的物品。 9. 夜烧茶:晚上烧水泡茶。 10. 炉火通红:形容炉火烧得旺盛。
梓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老头陀为主角,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古寺画面。“自烧香,自打钟”描述了老头陀的生活规律与内心宁静。而“兔葵燕麦闲斋供”则表达了寺庙的清幽环境。后半段“山门破落无关锁,斜日苍黄有乱松”以及“秋星闪烁颓垣缝,黑漆漆、蒲团打坐,夜烧茶、炉火通红”进一步刻画出古寺的破败与宁静。整首诗展现了一幅充满禅意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的感悟。
梓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道情十首 其三》是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创作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当时正值清朝盛世,社会相对安定。然而,在这表面的繁荣背后,民间疾苦依然存在,民生问题依然严重。郑燮作为一个关注民生、关心社会的文人,他看到了这些问题,并用自己的诗歌作品来反映和批判现实。 在这个时期,郑燮的个人生活也经历了一些波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金榜题名。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虽然职位不高,但他始终坚持为民谋福祉,尽力解决民间的困苦。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更加关注民生问题,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郑燮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各种艺术形式都在不断发展。郑燮本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作品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在这种背景下,郑燮创作了《道情十首 其三》这首古诗,通过描绘民间疾苦,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的关切。
梓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