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标题包含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 他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中举人,历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在任期间,他重视农桑、兴修水利,并在灾荒年间挺...查看更多
胖锋
去完善

译文
画下一枝清瘦挺拔的竹子,它将在秋风中化作垂钓江上的鱼竿。
胖锋
去完善
释义
乌纱:古代官员戴的帽子,这里代指官职;囊橐:口袋,形容行装简单。
胖锋
去完善
赏析
此诗开篇直抒胸臆,表明诗人弃官归隐的决心。“乌纱掷去”四字铿锵有力,尽显其不恋权位、追求自由的品格。第二句则通过描写行装简朴、两袖清寒,进一步突出了他的廉洁与孤傲。 后两句转而描绘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一枝清瘦竹既是画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也是诗人精神世界的象征。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高洁、坚韧,正契合作者的品性。而“秋风江上作渔竿”的设想更是充满诗意,展现了他寄情山水、远离尘世喧嚣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质朴却意蕴深远,既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超脱,又寄寓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郑燮一贯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学。
胖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乾隆十八年,郑燮已过花甲之年。这位以“板桥”为号的文人,在山东潍县做了七年知县。他目睹官场黑暗,民生多艰,内心愈发苦闷。不愿同流合污的他毅然辞官归隐,临别之际画竹赠予潍县士民。这幅画和题诗既是与百姓深情告别,也是对自己清廉品格的写照。一个秋日,江风萧瑟,他将乌纱掷去,以竹为伴,从此逍遥江湖。
胖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