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念奴娇·周瑜宅

标题包含
念奴娇·周瑜宅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 他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中举人,历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在任期间,他重视农桑、兴修水利,并在灾荒年间挺...查看更多
金黄的包子
去完善

译文
周瑜年少英俊,英武非凡,是江南的英雄豪杰。火烧曹军的战船如风卷滩前的黄叶一般迅猛。战舰如同云朵崩溃,旗帜如同闪电般一扫而过,战火照亮了江面。当年秦朝的三月,火光都没有如此盛大。周瑜在军营里一边欣赏音乐,一边与部下谈论军事。他和孙策都是天生的杰出人才,可惜中途离世,让世人痛惜不已。后来,东吴和蜀汉关系疏远,而汉朝内部纷争不断,邪恶的老敌人趁机变得狡猾。到现在,人们还在惋惜这段历史,仿佛听到了秦淮河水在夜间静静流淌的声音。
金黄的包子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金黄的包子
去完善
赏析
《念奴娇·周瑜宅》是一首借古咏史的词作。词人以周瑜的英勇善战、智谋出众为主线,展现了火烧曹军的场景和公瑾与伯符之间的情谊,最终感叹世事变迁以及未能实现统一中原的遗恨。 上片描绘了周瑜火烧曹军的壮烈场面:周瑜年少英勇,气宇轩昂,堪称江东第一人才。指挥着八十万大军如同一把火炬燃烧在沙场上,瞬间风起云涌,使得一片金黄的叶子被风吹卷,犹如生死战场上飘舞的战旗。这段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周瑜的英勇气概和智慧才能。 下片通过描述周瑜的豪情壮志以及他与孙权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对英雄惜英雄的感慨。而词的最后却以“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收尾,意味深长,展示了作者在历史兴亡的沧桑巨变面前的无限感慨。 总之,这首词通过描绘周瑜英勇善战的形象和英年早逝的遗憾,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深深忧虑和对现实黑暗的不满。同时也提醒人们应该勇敢地肩负起国家民族的重任,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
金黄的包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周瑜宅》是清代文学家郑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约公元1662年-1795年)。 在郑燮所处的时代,正值康乾盛世,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然而,郑燮一生并未得到重用,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五十岁时才考中进士,之后又因直言不讳而遭贬谪,担任了县令等地方官员。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也使他具备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在周瑜宅的背景下,郑燮可能感慨万分。他想到了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周瑜,这位一代名将曾英勇善战,却在英年早逝。郑燮也许借此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英雄迟暮的悲哀。
金黄的包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