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道情十首 其一

标题包含
道情十首 其一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 他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中举人,历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在任期间,他重视农桑、兴修水利,并在灾荒年间挺...查看更多
壳内一点点
去完善

译文
这位老渔夫,手持一根钓鱼竿,背靠山崖,靠近水岸,他的扁舟自由自在地在水面上穿梭。沙滩上飞翔的海鸥点点个缀在轻轻荡漾的水面远处,河岸边的芦花轻轻摇曳,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有些清冷。当夕阳西下时,他高唱一首歌谣,一瞬间,金色的光芒在水波中摇曳生姿,蓦然抬头,月亮已经悄然升上了东边的山巅。
壳内一点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老渔翁:年老的渔夫。 2. 一钓竿:一根钓鱼竿。 3. 靠山崖:靠近山边的悬崖。 4. 傍水湾:依傍在水边的小港湾。 5. 扁舟:小船。 6. 牵绊:束缚、牵制。 7. 沙鸥:栖息在沙滩和水边的一种水鸟。 8. 荻港:生长着荻草的港口。 9. 萧萧:形容风声或风吹草木的声音。 10. 高歌:放声歌唱。 11. 金影:金色的倒影。 12. 蓦抬头:突然抬头。 13. 月上东山:月亮升上东山。
壳内一点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老渔翁的形象为主题,描绘了他垂钓时的情景。老渔翁在山水之间自由地生活,没有任何牵绊。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如“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等句子,展现了宁静而寂寥的画面。而在诗歌的结尾部分,诗人在夕阳西下之时唱起了欢快的歌曲,此时金色的波光粼粼,月亮也逐渐升上东山,形成了动与静、暖与冷的对比。整首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和隐逸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壳内一点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代文人郑燮创作《道情十首 其一》的时间大致在公元1750年至1760年之间,这时期他正值中年,人生阅历丰富,以画竹、诗书画三绝闻名于江南一带。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政治相对稳定,社会经济繁荣,扬州盐商富甲一方,文化艺术活动活跃。受此环境影响,江南一带涌现了众多的文学、艺术大家,他们或诗酒歌赋,或遨游山水,过着安逸而风雅的生活。而郑燮作为一位出身书香世家的才子,便生活在这个时期,并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诗篇和画作。 这首诗并非一首宣扬隐逸之风的诗篇,而是寓含着对现实社会的深深忧虑和对人生真谛的深沉思考。它是对世俗功利观念的一种反思,也是对理想中的“道”的追寻。这首《道情十首 其一》通过描述江南水乡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使读者能够体会到作者对人生理想的坚持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
壳内一点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