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道情十首 其七

标题包含
道情十首 其七
掩柴扉,怕出头,剪西风,菊径秋,看看又是重阳后。几行衰草迷山郭,一片残阳下酒楼。栖鸦点上萧萧柳,撮几句、盲辞瞎话,交还他、铁板歌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 他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中举人,历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在任期间,他重视农桑、兴修水利,并在灾荒年间挺...查看更多
Lisa_Yang2342
去完善

译文
关闭柴门,害怕出头露面,剪断西风,菊花的途径已是秋天,看看时间又是重阳之后。几行枯草模糊了山郭的轮廓,一片夕阳正慢慢降下酒楼。栖息的乌鸦落在萧瑟的柳树上,让我简单说几句,这是无意义的言辞,用来报答那像铁板般洪亮的歌声。
Lisa_Yang2342
去完善
释义
1. 掩柴扉:关上柴门。 2. 怕出头:害怕显露头角,这里表示低调行事。 3. 剪西风:指秋天的西风。 4. 菊径秋:秋天菊花盛开的小径。 5. 又是重阳后:指重阳节过后的一段时间。 6. 山郭:山村外缘的山丘地带。 7. 酒楼:古代的饮酒场所。 8. 栖鸦:栖息的乌鸦。 9. 萧萧柳:形容柳树萧条的景象。 10. 盲辞瞎话:指没有意义的话语。 11. 铁板歌喉:形容唱歌时声音粗犷嘹亮。
Lisa_Yang2342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道情十首 其七》中,郑燮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开篇的“掩柴扉,怕出头”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这个季节里,关起柴门,不愿露面的心情。接下来的“剪西风,菊径秋”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到来,西风飒飒,菊花正艳。 而后,“看看又是重阳后”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不经意间已是重阳节过后,但诗人并未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几行衰草迷山郭,一片残阳下酒楼”来传达这种感慨。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酒楼之上,给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哀愁。 最后的“栖鸦点上萧萧柳,撮几句、盲辞瞎话,交还他、铁板歌喉”则以生动的拟人手法,将乌鸦、柳树、歌喉三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深沉的意境。整体而言,这首词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郑燮在古诗词方面的深厚造诣。
Lisa_Yang2342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道情十首 其七》是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燮所作。这首词作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正值国家繁荣富强之际,然而社会矛盾也日益加剧,民生疾苦成为郑燮关注的焦点。 在这段时间里,郑燮本人经历了从读书、科考到为官的历程。他曾在扬州、南京等地任职,亲眼目睹了官僚腐败和民间疾苦。这使得他对社会的黑暗面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为他的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清朝经过康熙、雍正两朝的励精图治,国家实力逐渐强大。然而,随着经济的繁荣,官场腐败、贫富差距等问题也逐渐显现。郑燮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他以诗词为武器,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忧虑,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Lisa_Yang2342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