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每一根竹枝、每一片竹叶都牵动着我的情感。

去完善
释义
些小:微不足道;吾曹:我们这些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自然景物与人文关怀巧妙结合。开篇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画面:作者深夜独卧,倾听风吹竹林之声。然而,这并非单纯的写景,而是借“萧萧竹”联想到百姓的疾苦,体现了诗人敏锐的感受力和深厚的同情心。
后两句则从个人身份出发,表明自己虽只是卑微的小官,但依然怀有深切的责任感。“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尤为精妙,既指竹子的一枝一叶,也暗喻百姓生活的点滴琐事,无不牵动他的思绪与情感。
全诗结构严谨,语言质朴而富有力量,展现了郑燮作为文人兼官员的独特情怀。他不仅关注艺术创作,更注重用作品传递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这种精神使本诗成为古代咏物抒怀诗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郑燮时任潍县知县。作为一位清正廉明、体恤民情的地方官吏,郑板桥常以诗画寄托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当时他正在衙斋休憩,听到风吹竹叶萧萧作响,联想到民间百姓的艰难处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此诗,并配以墨竹图赠予上级官员包大中丞,借此表达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志向,以及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