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芭蕉

标题包含
咏芭蕉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 他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中举人,历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在任期间,他重视农桑、兴修水利,并在灾荒年间挺...查看更多
beautyistruth
去完善

译文
这芭蕉似乎是那剪不断的相思之情,绵延不绝;然而风声雨声交织在一起,让人心中不禁埋怨起秋天的萧瑟之声。
beautyistruth
去完善
释义
抽:抽出,这里指芭蕉叶不断生长的状态。\n秋声:秋天的声音,通常带有一种凄凉之感。
beautyistruth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把芭蕉拟人化,赋予它丰富的情感。首句“芭蕉叶叶为多情”,将芭蕉的每一片叶子都比作多情的存在,形象生动地展现出芭蕉那种连绵不断的生机。次句“一叶才舒一叶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更迭。 后两句则转入一种更为深远的情境。“自是相思抽不尽”,不仅是在描述芭蕉的生长状态,更是隐喻了人类情感的无穷无尽,尤其是那种无法割舍的相思之情。最后一句“却教风雨怨秋声”,巧妙地借助外界环境的变化——风雨交加的秋夜,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使得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达到了高潮。 全诗构思精巧,语言凝练,既展现了芭蕉的独特韵味,又深刻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一首情景交融、意蕴悠长的佳作。
beautyistruth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作者郑燮正处于人生中历经沧桑、感悟深刻的阶段。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饱尝人间冷暖。而芭蕉这种植物,在传统文化里常与孤独、愁思相连。郑燮或许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秋日,看到庭前的芭蕉,那不断生长的叶片仿佛带着无尽的思绪,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相思之情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借芭蕉以抒怀的诗作。
beautyistruth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