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半盆兰蕊图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花瓶只露出一半,兰花也仅仅绽放一半。不追求完全的展现,也不害怕凋零和衰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在书画作品上写的诗文;
2. 半盆兰蕊图:画作名,描述的是一盆兰花的花蕊;
3. 郑燮(xiè):清朝文人,擅长书法、绘画和诗词创作;
4. 藏:隐藏;
5. 含:包含;
6. 不求发泄:不追求完全展现出来;
7. 不畏凋残:不担心会凋谢、衰败。

去完善
赏析
《题半盆兰蕊图》郑燮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赏析:诗人以“半”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在画中,兰花被巧妙地藏在花盆的半边,既显示出兰花的谦逊与内敛,又突显了它的独特韵味。这种独特的布局和表现手法,使得整幅作品充满艺术感和诗意。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能保持从容不迫的心态,展现出一种生命力的顽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半盆兰蕊图》是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郑燮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乾隆年间。在那个时候,郑燮已经辞官回乡,以卖画为生。他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百姓疾苦的关切和对权贵的讽刺。
《题半盆兰蕊图》中的“半盆兰蕊”象征的是民间的疾苦,诗人通过这幅画表达了自己对民生问题的关注。这个时期,清朝社会矛盾激化,尤其是农民的困苦处境,让郑燮深感忧虑。他在诗歌中呼吁统治者关心民间疾苦,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此外,郑燮本人的人生经历也对这首诗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曾担任地方官吏,亲身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困苦生活,这使得他对民生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关注。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他对艺术的热忱,还能够体会到他对人民的关爱和对国家的忠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