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片又一片,四片、五片与六片,
七片八片九片十片在眼前。
成千上万片的雪花飘落下来,
飘入了梅花丛中,完全看不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郑燮:清代文人,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工诗词书画,擅画竹、兰、石等。
2. 咏雪:指描绘雪花纷飞之景。
3. 梅花:一种常绿小乔木,花多为淡红或白色,有香气,古人常用其来象征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雪花的形态和动态。前两句“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以递增的方式罗列数字,生动地表现了雪花纷扬、纷至沓来的景象。后两句“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则通过描述雪花在梅树枝头消失的场景,表达了雪与梅的和谐交融之美,同时也暗示了雪花融化、滋养梅花的自然过程。整首诗语言质朴,韵味悠长,展现了郑燮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雪》是清代画家、诗人郑燮(字克柔)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创作于清朝康乾盛世时期,大约在公元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郑燮历经人生的起起落落,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为了一名著名的文人墨客和艺术家。然而,尽管他身处盛世,却也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性的冷漠。
与此同时,清朝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盛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但在这个表面繁荣的背后,也隐藏著贪污腐败、道德沦丧等诸多问题,使得许多有识之士对这个时代深感忧虑。
在这样的背景下,郑燮以他的画笔描绘了白雪皑皑的景色,并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慨。他以“天地一笼统,井口大窟窿”的独特视角,展现了人们面对社会现实的无助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关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