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雾树溟潆叫乱鸦,湿云初变早来霞。
东风已绿先春草,细雨犹寒后夜花。
村艇隔烟呼鸭鹜,酒家依岸扎篱笆。
深居久矣忘尘世,莫遣江声入远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雾气弥漫的树林中,惊起的乌鸦胡乱地叫着;湿润的云层开始转变,晨曦渐渐出现。春风已经吹绿了春天的草地,而夜晚的小雨依然带着丝丝寒意。村庄的小舟在烟波之中呼唤鸭子,酒家的篱笆沿着水岸搭建。我已经在这个幽静的地方居住了很久,忘记了外面的世界,不要让那江水的声音传到远方。

去完善
释义
雾树溟潆:雾气弥漫的树林中;
叫乱鸦:指乌鸦在林间乱叫;
湿云初变:湿润的云层开始变化;
早来霞:比喻早起的彩霞;
已绿先春草:春天草已经变绿;
犹寒后夜花:夜晚的花还是有些寒冷;
村艇隔烟:村子里的船只被烟雾阻隔;
呼鸭鹜:呼叫鸭子们;
酒家依岸:酒馆建在岸边;
扎篱笆:用竹竿和树枝做的简陋栅栏;
深居久矣:长久居住在乡村;
忘尘世:忘记了外面的世界;
江声入远沙:江水拍打着远处的沙滩。

去完善
赏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郑燮的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首联写清晨的景色,雾气弥漫的大树上,乌鸦叫个不停,湿润的云朵逐渐变成早霞。颔联写春天来临的景象,春风吹绿了早春的草地,细雨让夜晚的花儿感到寒冷。颈联描绘出乡村的宁静生活,小船在烟雾中呼唤鸭子,酒家在岸边用篱笆围起来。尾联表达诗人深居简出的心境,已经很久没有关注世俗的事情了,不要让江涛声惊扰远方的沙洲。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村居》是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燮(即郑板桥)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清朝中期,约在公元18世纪。
郑燮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时代。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40多岁才考中进士,进入官场。然而,他在任知县期间,由于直言不讳,敢于为民请命,多次得罪权贵,最终被罢官回乡。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使他更加珍视宁静的田园生活。
清朝中期的社会背景下,虽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但许多知识分子仍然追求清静无为的隐逸生活。郑燮本人也是其中之一,他崇尚陶渊明、林和靖等隐逸诗人,将他们的诗意融入自己的诗作中。因此,他的诗歌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