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莫愁湖
鸳鸯二字,是红闺佳话,然乎否否?
多少英雄儿女态,酿出祸胎冤薮。
前殿金莲,後庭玉树,风雨催残骤。
卢家何幸,一歌一曲长久!
即今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
山下藤萝飘翠带,隔水残霞舞袖。
桃叶身微,莫愁家小,翻借词人口。
风流何罪?无荣无辱无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鸳鸯这个词,代表了美好浪漫的姻缘,这样说对吗?并非如此。许多英雄和美丽的女子,他们的故事往往会演变成悲剧和误会。从前的金殿到后面的庭院,狂风暴雨般的灾难随时都会降临。而卢氏一家凭借一首歌曲流传千年。
如今湖畔的柳树如同烟雾,湖水如梦,波涛汹涌如美酒。山下的藤蔓绿得像是翡翠腰带,隔着水面的晚霞仿佛舞者的衣袖。桃花叶子虽微,莫愁姑娘家虽小,却经常被诗人借用描绘。美丽的事物本身并无过错,没有荣耀也没有耻辱。

去完善
释义
1. 红闺:闺房。2. 鸳鸯:鸟名,常用来象征恩爱的夫妻。3. 酿出祸胎冤薮:酿出,指酿成。祸胎,祸根。冤薮,冤屈的根源。4. 金莲:比喻女子的小脚。5. 後庭玉树:指宫廷中的歌舞美女。6. 卢家何幸:据《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唐玄宗命乐工作曲,有一位叫李龟年的乐工唱出了“一夜君王不早朝”的诗句。7. 湖柳如烟:形容湖水边的柳树像烟雾一样美丽。8. 湖云似梦:形容湖面上的云朵像梦境一样美丽。9. 藤萝:常绿攀援灌木,叶子呈椭圆形或倒卵形,花为紫色或深蓝色。10. 翠带:绿色的带子。11. 桃叶身微:指身份卑微的女子。12. 莫愁家小:指莫愁湖的主人是一位家世贫寒的女子。13. 翻借词人口:翻,翻转。借,借用。词人,作词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念奴娇 莫愁湖》的词牌下,郑燮以鸳鸯、红闺佳话等要素作为引子,凸显了美好的景象背后的风波涌动。其中,前殿金莲,後庭玉树描绘出人物姿态,同时也暗示了权力的争夺与悲剧的发生。接下来,词人以卢家的歌声寓指短暂的繁荣和好运,暗含世事无常的感慨。
然后,词人笔锋一转,开始描绘莫愁湖的美景: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同时,山下的藤萝、隔水的残霞又为画面增加了层次感和动态美。虽然桃叶身微,莫愁家小,但这样的美景却成为词人内心的寄托,即便被世人曲解,也无荣无辱无咎。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莫愁湖的美丽风光,以及身处其中的渺小生命,表现出一种坦然面对命运的哲学观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 莫愁湖》是清代文学家郑燮创作的一首词。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尤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燮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强调文学艺术的社会价值。他的诗词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该词的创作时间约为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这一时期是清代的鼎盛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暴露出诸多弊端,如科举制度的僵化、官场腐败等。郑燮身处其中,对这些现象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官场上屡遭挫折,曾两度辞官回乡,对人生和社会有着独到的见解。
《念奴娇 莫愁湖》一词表达了郑燮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他以莫愁湖为题,描绘了湖光山色之美,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人们为了追求名利而忘却了生活的真谛。这首词既表现了郑燮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又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