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袁枚
晨星断雁几文人,错落江河湖海滨。
抹去春秋自花实,逼来霜雪更枯筠。
女称绝色邻夸艳,君有奇才我不贫。
不买明珠买明镜,爱他光怪是先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早晨天空中的星星与飞翔的大雁,都是一些孤独而忙碌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身影在江河湖海边显得凌乱且错落有致.这时间春天的花朵已经凋谢了,只剩下满地的果实;冬天的寒冷也已经逼近,使草木显得更加萧条.尽管有美丽的女子和出类拔萃的才华,但是仍然不能填补心中的寂寞.与其购买昂贵的珠宝,不如寻找一面明镜,因为在那里可以看清自己真实的内心,也可以看到古时候那些能人志士的精神风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郑燮:清代著名文人,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2. 赠袁枚:此诗为郑燮写给友人袁枚的一首诗歌。
3. 晨星断雁:形容稀少珍贵的人或物。
4. 花实:指美好的事物。
5. 枯筠:指竹子。
6. 绝色:形容女子美貌。
7. 奇才:指有特殊才能的人。
8. 不贫:指不感到贫穷。
9. 明珠:指珍贵的宝物。
10. 明镜:指镜子,比喻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11. 爱他光怪是先秦:这句表示对先秦文化的喜爱。

去完善
赏析
《赠袁枚》是一首描述友谊与才华的诗歌。诗人郑燮以清晨的星星和飞过的断雁比喻文人墨客,他们在江河湖海之滨错落有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接下来的两句“抹去春秋自花实,逼来霜雪更枯筠”则意味着这些文人墨客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他们在霜雪中显得更加坚韧挺拔。
诗中用“女称绝色邻夸艳,君有奇才我不贫”来形容彼此之间的深厚友谊。即使身边有美丽的女子和夸耀自己的才华的人,但因为有彼此的友谊和对方的奇才,他们并不感到孤独和贫瘠。
最后两句“不买明珠买明镜,爱他光怪是先秦”,则是表达了诗人郑燮和袁枚之间的一种惺惺相惜之情。他们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并希望通过彼此的努力,将先秦时期的光辉成就发扬光大。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才华和知识的尊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文人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坚定前行的精神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袁枚》是清代书画家、诗人郑燮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作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正值康乾盛世,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在这段时间里,郑燮个人经历颇丰。他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但在科举道路上屡遭挫折,直到40岁才考中进士,步入仕途。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如意,常因直言不讳而得罪权贵,导致多次被贬谪。尽管如此,郑燮始终坚守正直,关心民生疾苦,为百姓谋福利。
在同期时代背景下,清朝皇帝康熙、乾隆励精图治,国家政治较为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然而,伴随繁荣的同时,官场腐败、奢侈之风也日益严重。郑燮对此深感忧虑,他的诗作往往寓含着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深关切。
在郑燮与袁枚的交往过程中,两人互相欣赏对方的才情和品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郑燮在这首诗中以“经纶”比喻袁枚治理国家的才干,并期许他能为民造福,实现自己的抱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