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苍玉洞

标题包含
苍玉洞
截断苍山百尺崖,峥嵘相倚洞门开。 天生只隔红尘路,不碍浮云自往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斩断壮丽的山峰之间,洞口依偎着显得峥嵘。 大自然赋予了我们一条通往繁华世界的道路,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像浮云一样自由来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苍玉洞:古代石洞的名字,是游览胜地。 2. 截断:这里是形容从山上垂直断开的意思。 3. 苍山:泛指青山翠绿的群山。 4. 百尺:形容很高的距离,并非精确的数字。 5.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的样子。 6. 相倚:相互依靠。 7. 洞门:石洞的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洞口。 8. 天生:自然生成的意思。 9. 红尘路:指的是繁华的人间世界。 10. 不碍:不阻碍,不影响。 11. 浮云:隐喻尘世琐事。 12. 往来: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苍玉洞的雄伟景象,诗人通过对苍山、洞门的描绘,展现了苍玉洞的壮丽景观。“截断苍山百尺崖”一句,表达了苍玉洞地势险峻的特点,仿佛将苍山一分为二,形成了一道百尺高的断崖。“峥嵘相倚洞门开”则形象地刻画了洞门的形状和姿态,仿佛是两个高大的山峰相互依靠,共同撑起了洞门。 “天生只隔红尘路”传达了苍玉洞与世隔绝的意境,仿佛苍玉洞与红尘世界被一条无形的道路分隔开来,使得它不被世俗所侵扰。最后一句“不碍浮云自往来”则以浮云为喻,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思想境界,即使身处于这样的仙境之中,也依然能够像浮云一样自由来去,无拘无束。整首诗既有视觉上的震撼,也有心灵上的感悟,是诗人对于自然和人世的独特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苍玉洞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城郊处,是一处自然溶洞景观。诗人陈轩在游览苍玉洞时,被其幽静的风景所吸引,创作了这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苍玉洞的奇特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苍玉洞》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260年左右。当时正值南宋末年,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陈轩作为一个文人,对于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遭遇有着深深的忧虑。他的许多诗歌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状况和心理感受。 在南宋末年,中国正处于蒙古帝国侵略的时期。蒙古军队先后攻占了北方的大片领土,南宋朝廷被迫南迁,政局混乱。陈轩作为一名南宋文人,在面对国家的危局时,既感到忧虑,又怀有对祖国命运的担忧。他的诗歌作品常常流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