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峰院

标题包含
西峰院
扪萝百尺上孤峰,红藓斑斑杖屦踪。 惟有潮声生绝顶,晚风吹动半岩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顺着爬山藤攀上百尺的高峰,红红的苔藓点缀在登山杖和鞋痕中。只有那潮水的声音在山顶上回荡,傍晚的微风轻拂,吹动着松树的枝头。
去完善
释义
1. 扪:mén,指按,摸。 2. 萝:luó,指藤蔓植物。 3. 百尺:泛指高。 4. 孤峰:单独的山峰。 5. 藓:xiǎn,地衣门类的植物。 6. 斑斑:bān bān,斑点或斑纹。 7. 杖屦:zhàng jù,手持拐杖,脚穿麻鞋。 8. 潮声:江潮的声音。 9. 生:发出,涌出。 10. 绝顶:极高的山顶。 11. 晚风:傍晚的微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攀爬西峰院的所见所感。首句“扪萝百尺上孤峰”中,诗人通过“扪萝”一词形象地展现出攀援的过程,同时用“百尺”来形容高度,暗示其路途艰辛;而“孤峰”则体现出山峰的险峻与独特。接着,“红藓斑斑杖屦踪”展示了峰顶之上的景象,红斑状的苔藓覆盖着路径,突出了环境的古老和荒凉。 第二联,“惟有潮声生绝顶”中,“潮声”的出现打破了寂静的环境,给人一种世外之感;“生绝顶”又凸显出潮声在顶峰处的响彻,也象征着诗人在攀登过程中克服艰难困苦的精神体验。最后一句“晚风吹动半岩松”,借“晚风”、“松”等物象,传达了自然界的清新与宁静。整首诗语言精炼,情感深沉,既展示了一幅雄奇的山水画卷,又表达了作者孤寂的心境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峰院》是南宋诗人陈轩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正值南宋初年。在这一年代,中国处于动荡的战乱时期,金兵入侵中原,朝廷偏安江南,政局不稳。 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陈轩见证了这一时期的沧桑变迁。他的一生中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由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他的诗作多表现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陈轩生活的时代,正是南宋朝廷与金国对峙的时期。金国的侵略使得南宋政权岌岌可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陈轩创作了这首《西峰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