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
谁跨崇塘更起楼,卷帘平视四山头。
田间草暖牛呼犊,叶底巢成鹊避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谁能越过高高的堤坝再建高楼?把窗帘卷起来,平视四周的山头。田间的草丛里,温暖的季节,耕牛在呼唤小牛;树叶下面,鸟儿筑好巢,躲避着其他的鸟。
去完善
释义
1. 谁跨崇塘更起楼:这句诗中的"崇塘"指高高的堤岸,"起楼"表示建造楼房。整句话的意思是:是谁在高高的堤岸上又建起了楼房?
2. 卷帘平视四山头:这句诗中的"卷帘"是指打开窗帘或门帘,"平视"是水平方向上看去,"四山"指周围的四个山头。整句话的意思是:打开窗帘向四周望去,可以看到周围的四个山头。
3. 田间草暖牛呼犊:这句诗中的"田间"指田地之间,"草暖"是指春天的草生长旺盛,"牛呼犊"是指母牛呼唤小牛。整句话的意思是:春天的时候,田地里的小草生长茂盛,母牛在呼唤着它的孩子小牛。
4. 叶底巢成鹊避鸠:这句诗中的"叶底"是指树叶下面,"巢成"是指鸟巢已经建好,"鹊避鸠"是指喜鹊在躲避斑鸠。整句话的意思是:喜鹊在树叶下建好了它的巢穴,并避免与斑鸠接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登楼为起点,通过远眺四山、近看田间地头的场景展开。首句“谁跨崇塘更起楼”中的“谁跨”展示了南楼的威严气势,而“崇塘更起楼”则凸显了南楼的壮观景象。诗人由眼前的宏伟建筑出发,展现了其登高望远的气度与心怀壮志的豪情。
接着的“卷帘平视四山头”描绘了诗人在南楼上放眼望去,只见四面山峰的景色。这一句彰显了诗人立足高远、胸襟开阔的情怀。其中,“卷帘”意味着诗人把窗帘掀开,表达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欣赏。
接下来的“田间草暖牛呼犊”则是关注田间的景象。诗人用“草暖”和“牛呼犊”勾勒出春天的生机盎然,牛母呼唤牛犊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乡野气息,展现出田野间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同时,也暗示了百姓春耕备耕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的“叶底巢成鹊避鸠”同样生动形象,诗人将目光投向了树叶间的鸟巢,表达出生命在春天里焕发的活力。而“鹊避鸠”三字更透露出自然界中的竞争法则,寓意着生存斗争无处不在。
总的来说,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篇构图层次分明,笔触细腻丰富,令人陶醉于江南水乡的美景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楼》是南宋诗人陈轩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景色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
在庆元年间,南宋朝廷内部政治斗争激烈,尤其是权臣韩侂胄和赵汝愚之间的权力角逐。陈轩作为一名文人官员,虽然身处其中,但他并没有过多地参与政治纷争,而是将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他在这期间写下了许多描绘江南水乡景色、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作品,如《南楼》等。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江南地区由于地处江南运河沿线,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成为许多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陈轩在《南楼》一诗中,通过对江南水乡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水乡风貌和生活习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