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军
土狭山高更夹溪,登临缭绕与云齐。
时时仰视天如练,往往穷川径似梯。
石凿龛岩茅作屋,泉喷墝埆稻分畦。
居人不信王畿地,千里平盘载马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土地狭窄且山势高耸,中间还有溪流穿过。攀登至山顶时,云雾缭绕仿佛与云彩齐肩。
经常抬头仰望天空,宛如一条洁白的丝带;常常放眼望去,曲折的小河小径犹如一道道阶梯。
用石头凿开石窟,用茅草搭建房屋;泉水从岩石中喷涌而出,稻田里水稻分行种植。
这里的居民无法相信他们生活的地方竟然离京城千里之遥,平坦的土地上马儿载着人们自由驰骋。
去完善
释义
建昌军:古代行政区划名,位于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一带。
土狭山高更夹溪:描述建昌军的地理特征,土地狭小、山势高峻,两侧还有溪流。
登临缭绕与云齐:登上高处,周围景色如同云雾环绕,仿佛与天空齐平。
时时仰视天如练:仰视天空,犹如一条白练,形容天空的清澈纯净。
往往穷川径似梯:描述河流和道路在山间曲折延伸,如同阶梯一般。
石凿龛岩茅作屋:用石头开凿出的洞穴作为房屋,屋顶覆盖茅草。
泉喷墝埆稻分畦:山泉涌出灌溉稻田,稻苗分布在田埂上。
居人不信王畿地:当地居民不相信这里是天子脚下的地方,即边疆地区的意思。
千里平盘载马蹄:形容平整的土地上,千里马可以任意驰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建昌军一带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通过对山、水、石、泉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建昌军地区的特色风貌。诗中的“土狭山高更夹溪”一句,突出了建昌军地势的险峻;而“时时仰视天如练,往往穷川径似梯”则形象地描述了登高望远、俯瞰山川的美景。同时,诗人还关注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场景,如“石凿龛岩茅作屋,泉喷墝埆稻分畦”,体现了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最后,诗人以“居人不信王畿地,千里平盘载马蹄”的感慨收尾,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家园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建昌军》是南宋诗人陈轩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80年至1240年之间,即南宋中期。在这段时间里,陈轩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他的生活轨迹跨越了从读书、仕宦到辞官归隐的全过程。
当时正值南宋时期,北方领土丧失于金国,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政治上昏庸无能,朝政腐败,对外敌入侵束手无策。经济上,南方地区相对稳定,商业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上,科举制度日益僵化,士人阶层地位上升,民间信仰和文艺活动繁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