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刘晞颜韵
校书绝足腾飞黄,不数向来何与江。
锦囊诗句随云表,十袭未启心先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多次修订和修改,这本诗集已经变得非常完美,其成就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这些诗篇就像挂在天上的云朵一样优美,它们还未被打开阅读,就已经让人心生敬畏之情。
去完善
释义
1. "校书":指编写和校对书籍的工作。这里可能指刘晞颜在编校书籍方面的成就。
2. "绝足腾飞黄":这句赞美刘晞颜的文学才华出众。"绝足"表示无与伦比,"腾飞黄"指的是凤凰飞起的样子,比喻文采飞扬。
3. "不数向来何与江":这句话意思是刘晞颜在文学上的成就无法用数量来衡量,就像长江之水不可测量一样。"向来"是以往的意思,"何与江"即如何与长江相比。
4. "锦囊诗句随云表":这句形容刘晞颜的诗才如天上的云朵般丰富多姿。"锦囊"是指锦囊妙计或优美的诗文,"云表"指云端。
5. "十袭未启心先降":这句话是形容刘晞颜诗作的深厚魅力,即使还未阅读他的作品,仅仅听说就已经令人心生敬仰。"十袭"表示珍贵的东西层层包裹,"未启"是没有打开的意思,"心先降"表示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去完善
赏析
《次刘晞颜韵》是南宋诗人苏庠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校书这一职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尊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第一句“校书绝足腾飞黄”描述了校书这一职业的特点。“飞黄”是指传说中的神马,能日行千里,这里用来比喻校书的卓越才能。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校书工作的重要性,因为他们负责整理和校对书籍,确保知识的准确传播。
其次,第二句“不数向来何与江”则表达了对校书工作的敬仰之情。这句话的意思是,校书的工作虽然默默无闻,但他们的贡献却不可忽视,正如长江之水,虽然表面平静,但实际上却在默默地滋养着大地。
接着,第三句“锦囊诗句随云表”则是赞美校书所整理的诗歌作品。“锦囊”是指装珍贵物品的袋子,这里用来比喻诗歌的价值。而“随云表”则意味着这些诗歌作品如同天空中的云朵,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陶醉其中。
最后,第四句“十袭未启心先降”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作品的敬畏之心。“十袭”是指层层包裹的珍贵物品,这里用来比喻诗歌作品的珍贵。而“心先降”则表示诗人在看见这些诗歌作品时,心中充满了敬意,仿佛有一种神圣的力量在引导着他。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刘晞颜韵》是南宋诗人苏庠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当时苏庠已经年近七旬。
在这段时间里,北宋灭亡,南宋初立,国家正处于战乱之中。苏庠作为一个文人,对国家的命运感到担忧,但他又无法直接参与政治斗争,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在此背景下,苏庠结识了刘晞颜,两人志趣相投,经常以诗唱和。苏庠在《次刘晞颜韵》中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于战乱时代的感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