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唐颓山风漪轩

标题包含
题唐颓山风漪轩
竹阴既疏明,流泉复清驶。 佳响闻山禽,凉风澹然至。 幽人此安禅,阅世一嬉戏。 何必周八垠,是中有能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竹林里阳光稀疏,清澈的泉水流淌。 美妙的自然声响回荡在山林之间,凉爽的清风轻轻拂来。 在这幽静的地方,心平静气地参禅,以超脱的姿态看遍世界。 又何必去追寻辽阔的世界呢,这里已经足够美好。
去完善
释义
《题唐颓山风漪轩》注释: 1. 唐颓山:位于浙江青田县的著名山水风景区,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和自然景色。 2. 风漪轩:唐颓山上的一座亭台楼阁,取义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风吹漪涟”。 3. 疏明:光线通透之意,形容竹林茂密而不昏暗。 4. 流泉:流动的水源,此处指从山中流出的清泉。 5. 清驶:清澈湍急的水流。 6. 佳响:优美的声音,此处指山间的鸟鸣。 7. 山禽:生活在山间的鸟类。 8. 凉风:清爽宜人的微风。 9. 澹然:淡泊名利的心态。 10. 安禅:佛教术语,意指禅修时保持心境平和的状态。 11. 幽人:隐逸之士,指避世隐居的人。 12. 阅世:经历世事沧桑,表示时间流逝。 13. 周八垠:古代对天地的别称,表示世间万物。 14. 是中:其中,这里指的是唐颓山的美好风光。 15. 能事:擅长的技艺,此处表示在这山水美景中可以尽情地享受自然之美。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隐居生活的诗。诗人通过对竹林、溪流、山禽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竹阴既疏明,流泉复清驶”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竹林的稀疏明亮和流泉的清澈流动,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卷。“佳响闻山禽,凉风澹然至”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接下来的两句,“幽人此安禅,阅世一嬉戏”,诗人以“幽人”自称,表达了自己在这如画的美景中静坐参禅的心情。他认为,人生的真谛并不在于追求名利,而是在于体验生活的乐趣,这与苏轼的“应似飞鸿踏雪泥,偶因所憩偶成题”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后两句,“何必周八垠,是中有能事”,诗人认为,不必四处奔波寻找生活的真谛,只要能领悟到这一点的人,就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所在。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隐逸山林、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这种情感在诗人笔下的风景描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这首诗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题唐颓山风漪轩》是南宋诗人苏庠所创作的。诗中的“唐颓山”是指位于浙江湖州境内的唐废山,而“风漪轩”则是当时唐废山上的一处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 创作时间方面,这首诗应该是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所作。在那个时代,宋金对峙使得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们的情感也因之受到触动。 在诗人苏庠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南宋文人的典型命运。他曾有过优游山水的生活,也曾因战乱和身世飘零而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深感到国家的沦丧、故乡的失去,这种情感的积淀,使他在诗作中常流露出哀伤的情绪。 同时,在这个时期,宋代的文学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尤其在诗歌领域,词学研究繁荣,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涌现出来,推动了诗词的创新发展。以苏轼、陆游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投身于诗歌创作,他们的作品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苏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创作了这首《题唐颓山风漪轩》。诗句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